论残雪的短篇小说写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雁;;残雪《黄泥街》:关于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讨论[J];美育学刊;2015年01期
2 韩传喜;;反抗的意义及其限度——先锋派作家创作精神转向考察[J];艺术广角;2011年03期
3 近藤直子;;陌生的叙述者——残雪的叙述法和时空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程光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派文学”[J];文艺研究;2006年07期
5 赵树勤,黄海阔;开启梦魇的迷宫——残雪研究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6 佘丹清;冷暖相济中的和谐与不和谐——残雪与现代派文学的关系[J];文艺争鸣;2004年05期
7 胡荣;灵魂城堡的侦察和探险——评残雪解读卡夫卡与博尔赫斯[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8 戴锦华;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J];南方文坛;2000年05期
9 近藤直子,廖金球;X女士或残雪的突围[J];南方文坛;1998年05期
10 荒林;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玉秋;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栗丹;当代小说视阈中的“另类”作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喜婷;“撕破”灵魂的“救赎”[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钟晔;“先锋”的坚守与延展[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彭祖鸿;暗夜里的独呓[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宗梅;诗意、自审与艺术复仇[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倪端;返回的尝试:残雪短篇小说中自我探寻的努力[D];吉林大学;2009年
6 申哲辉;残雪小说创作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海阔;指向心灵的艺术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5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52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