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房中文化与宋前文学涉性描写

发布时间:2020-06-16 02:48
【摘要】:房中文化融合了哲学、医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并鲜明的反映在文学中。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首章从起源、背景、发展、理论、艺术等五个方面对房中专著进行剖析。性崇拜是是房中文化的远源,而以《周易》为代表的古老阴阳哲学则是房中文化的哲理基础。儒道二家对房中性爱的认同,以及封建社会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和娼妓制度等都构成了房中之学的发展背景。在此基础上房中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先秦两汉为形成期,该时期的房中理论以节欲保精,优生子嗣,健康养生为主要特色;六朝至唐为鼎盛期,这与道教的兴起密切相关,道教房中术的发展使采阴补阳,御女成仙成为该时期房中理论的主要特点;由宋至清为衰落期,其兴盛不复存在,近乎衰绝。第二章为具体的情爱与色情文学的研究。先秦时期的文学以《诗经》、楚辞为代表,同此时期的房中学一样自由真实地表现了人之本性,表达了对欢爱的赞歌。随着礼教的渗透,个人主体意识的加强,男权社会的发展等,男性的性心理的集体化程度渐渐增强。至汉魏时期,女色成为文学中香艳的审美客体,表现了对艳情的华丽铺陈和不倦的向往追求。魏晋小说借鉴对房中理论最为明显,甚至借用房中书之言辞描绘情爱场景,铺陈性爱之仙幻。这与道教房中术的兴起密切相关。唐代的色情文学是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唐传奇作品进一步深化表现了男性心理的趋同性,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游仙窟》中仙窟遇仙的浓烈场景实际上是狎妓生活的艺术化;《莺莺传》中的会真诗也未完全摆脱遇仙的背景和场面铺陈,更在小说中表现出了鲜明的二重性标准;白行简的《大乐赋》,则完全是对房中之学的文学性表达,是文学与房中水乳相交的完美注脚。第三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就房中文化与色情文学中的具体内容阐发其男权意识的表现,并深入的分析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地位、价值等多方面的问题。女性主义角度的解读并不是为了批判它是历史的糟粕,宣扬两性对立,而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如此。这对于我们解读古代情爱作品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孝忠;;战国秦汉的房中文献概述[J];中医文献杂志;2013年05期

2 唐桃;;妖孽与忍情——元稹《莺莺传》的女权主义批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宋书功;;中国古代房中术[J];中国性科学;2012年08期

4 叶新源;潘婷;黄秋敏;;刍议《焦仲卿妻》中的女性人权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洪树华;;从先秦诗歌看巫风的性恋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5期

6 王森林;;中唐艳情诗创作和唐传奇中艳遇描写的本质关系[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5期

7 储敏;;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赵羽;;两汉艳情赋述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振谦;;道教房中术对中晚唐艳情诗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林国清;原霁;;兄妹婚神话中的性爱意象[J];寻根;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毕焕洲;中国性医学史纲[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丁峰山;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万润保;中国古代小说与方术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雅静;道教上清派与汉魏六朝小说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魏磊;道教养生术流入俗间考[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振谦;中晚唐爱情诗的道教文化观照[D];暨南大学;2006年

4 李恩军;《真诰》的养生思想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5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5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