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莫言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1:19
【摘要】:莫言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建构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那里的历史与现实都在他笔下呈现。可以说,莫言的小说创作与他的故乡民间密不可分。二十年的农村生活经历、饥饿和孤独的童年经验成为莫言宝贵的创作财富,但也曾让他深刻体会到乡村的灰暗凄凉而努力逃离。在走进城市之后,他才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故乡之于他的意义。1980年代起,莫言长期生活于北京,积累了一定的城市经验;同时1990年以来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增快,乡村走上了城市化进程,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也不可避免。对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欲望泛滥、人性异化以及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忧虑,让他在小说中进行了不少的城市书写。与同代的农裔作家一样,身为城市中的“异乡人”,他无法舍弃城市生活的便利,却不能真正走进以至接受城市的一切;同时,现实的乡村也让他无法回去——他处于矛盾之中,成了精神的流浪儿。莫言对乡村和城市的复杂感情、个性化的艺术追求,以及他在小说城市书写中呈现出的风格特色,是本文着力研究的重点。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第一章“莫言写城: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首先概述当下中国的城市化现实环境及文学领域城市书写的兴起,一方面城市文学规模发展,另一方面乡土小说的书写范畴也进一步扩大,农裔作家的城市书写呈现出一定的群体共性;从莫言的人生经历出发,了解他与城市的隔阂、小说中城市书写的批判立场。第二章“两极化的城市:压抑与泛滥”,分析莫言小说中符号化的城市景观,它是与自然对立的人工环境,代表着消费、权力与文明,给人造成压迫感。一方面,城市如牢笼,压抑人的自由;一方面,城市的欲望化造成人的人性缺失与动物性过度释放,如食、性、金钱与权力等欲望的无节制。莫言对欲望化城市的叙事策略主要表现为意象化叙事与幻梦色彩两大特色。第三章“城市中人的命运:走向沉沦”,分析莫言书写的城中人。一是农裔知识分子,他们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却时刻感到漂浮无根的焦虑。尽管思念故乡的土地,但又难以返乡。他们有时也曾试图挣扎和反抗,但最终在城市中走向沉沦;二是欲望追逐者,其中一部分是城市本土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欲望泛滥,压迫他人,另一部分是乡村的致富“英雄”,他们在欲望追逐下理性迷失;三是女性的悲剧性命运,她们受到资本与男权的双重压迫,以至处于“牲人”之境遇。第四章“城乡关系转变的呈现”,分析莫言城市书写中呈现的城乡关系。1980年代主要表现城乡的二元对立,在情感与心理上相互排斥并存在极大的利益冲突;1990年代以来则是表现乡村转向城市,且城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同流合污的状态:乡村认同了城市的消费主义观念,与土地的关系不再亲密,并走向城市化,乡村与城市之间互相利用。最后在结语部分,指出其城市批判式书写背后对人类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与理想追求,并以辩证的思维看莫言小说城市书写的价值与存在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治纲;;论莫言小说的混杂性美学追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08期

2 孙全胜;;城市空间生产:性质、逻辑和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3 盖琪;;民族创伤记忆的影像重建与价值反观——以近年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创作为例[J];文化研究;2014年01期

4 童庆炳;;莫言的硕士论文与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栾梅健;;民间的传奇——论莫言的文学观[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1期

6 宁明;;莫言海外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12年06期

7 葛永海;;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刘再复;;“现代化”刺激下的欲望疯狂病——《酒国》、《受活》、《兄弟》三部小说的批判指向[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6期

9 王恒升;;论莫言艺术想象的民间资源及其表现[J];齐鲁学刊;2011年02期

10 颜水生;;莫言“种的退化”的历史哲学[J];小说评论;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715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5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