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儿童本位”论与中国儿童文学

发布时间:2020-06-21 05:01
【摘要】:自五四时期由周作人提出儿童本位理论并直接推动第一批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到实践过程中儿童本位理论与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之间实际出现的错位现象,再到新时期“儿童本位”论的再确立,并由此更新出更科学、覆盖面更广的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分类理论,进一步解放创作生产力,并确立了以解放儿童为目的的儿童文学创作观,“儿童本位”论在中国的土壤上从扎根到结出饱满的果实已经耗时近百年。“儿童本位”论对我国儿童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儿童”和“文学”这两样稀缺资源,因而,这一理论能够代表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成果的最高水平,能够在创作中贯彻这种儿童本位的观念对于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推动作用。绪论部分将儿童世界独立存在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过程中文学观的转变和当前研究中的突出问题描述清楚。第一章重点介绍“儿童本位”论在中西方的诞生基础以及它在中国的曲折发展。第二章集中分析中国儿童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与成人本位的文化惯性对其根深蒂固的影响。前两章意在将“儿童本位”论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进程描述清晰,以显示“儿童本位”论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正面引导作用,以及其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原因。从大方向上来看,儿童本位的理论主张与成人本位的创作意识之间并非对立的关系。第三章讨论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为儿童文学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实主义的儿童文学依然能够以绝对主流的姿态平稳渡过,而青春文学在客观上为少年文学这一层次的儿童文学补了作品的空缺,甚至因其同样的异质性和与成人中心主义相对抗的姿态而与儿童本位的意识有了共通点,也以其对当代社会巨大的影响力而为撼动传统文学的固定边界,加强文学和文化的开放性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章中,分析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他的创作相对还原地践行了儿童本位的创作意识,以其独特的儿童视角和较强的审美价值为今后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提供了 一个优质的参照物。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旭;;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困境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14年11期

2 朱自强;;论“儿童本位”论的合理性和实践效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朱自强;;论新文学运动中的儿童文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赵霞;;另一种规训——作为教育故事的杨红樱童书[J];文艺争鸣;2012年06期

5 陈振桂;;从“杨红樱现象”的论争谈儿童文学的发展[J];南方文坛;2010年03期

6 朱自强;;“儿童的发现”:周氏兄弟思想与文学的现代性[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7 朱自强;;儿童文学的双重读者结构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泉根;;童年文学的难度与杨红樱的意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1期

9 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J];学术界;2008年03期

10 伍苹;;杨红樱现象之我见[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红樱现象:童年文学的秘密[N];文艺报;2008年

2 王国华;;偶像的黄昏[N];中国保险报;2003年

3 徐林正;;“童话大王”郑渊洁转型[N];文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大军;儿童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彦;论杨红樱的“儿童世界”[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建华;论杨红樱的校园成长小说[D];西北大学;2013年

3 江秋颖;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生命意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欢;郑渊洁童话创作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石文娟;论郑渊洁童话中顽童形象的美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3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23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f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