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阿英现代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6:29
   阿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的文学批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为背景,主要以阿英文学批评的“政治”之维和“审美”之维的动态变化关系和批评意识与手段为讨论的重点,探寻阿英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阿英的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27年至1932年,阿英的文学批评以“阶级意识”为主导,重视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阐发;1932年至1936年,阿英的文学批评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的挖掘。阿英的文学批评植根于文学的功能价值观。阿英既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又关注文学的审美功能。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早期,阿英弱化了文学的审美功能而着重突出文学的社会功能,坚持文学反映社会现实,并组织社会生活,强调文学的政治意识,在审美上追求狂飙、粗暴的“力的美”;到了批评后期,阿英则强化了文学的审美功能,对文学的社会功能则很少再提,在文学批评中很少将“阶级意识”介入其中,审美突破“政治”的重围,文学批评由政治意识主导转变为政治和审美的动态平衡。阿英结合时代变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根据作家立场判定作品的倾向,在文学批评中“追根溯源”,比较定位,分析作品的艺术风格。他的文学批评既有着“史”的眼光,又有着“论”的深刻;既有着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着细致入微的微观视角。阿英的文学批评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是检验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立足、发展的有力证据,是“时代的缩影”。阿英对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无产阶级文学批评建设的“助力者”。另外,阿英对批评家的“去情绪化”的理性批判的要求在相当程度上纠正了当时批评界的歪风邪气。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徐;;论阿英的“形式意识形态”理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王富仁;;文学史与文学批评[J];学术研究;2014年03期

3 赵新顺;;从律他到律己——钱杏惃文艺批评综论[J];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4 王智慧;;论“革命文学”的艺术性追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1期

5 张昌涛;李兵;;“死去了的阿Q时代”——浅析鲁迅与阿英革命观之异同[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许徐;;阿英“想象现实观”与新批评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朱晓进;;政治文化语境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批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5期

8 钱中文;文学观念向他律的倾斜与越界——评20世纪30年代初前后六七年间文学观念的论争(下)[J];河北学刊;2005年05期

9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20世纪30年代作家的文学选择[J];江海学刊;2003年02期

10 魏家骏;觉醒的阶级和死去的时代——钱杏惃《死去了的阿Q时代》的一种解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一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徐;阿英“文学—政治”批评模式考察[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娜;从文学是什么到文学性是什么[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娟;太阳社与革命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14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14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