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不可无视的另一种声音——索隐式红学研究刍议

发布时间:2020-10-17 06:58
   索隐式红学研究代表着红学研究的另一条发展道路,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在新的时代文化语境中结出的一枚另类果实。这种解读方式有其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产生发展轨迹及人们较为纷杂的小说观念有着内在的关联。《红楼梦》作者在真假问题上含糊其辞的暗示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脂砚斋揭秘式的批点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索隐式研究同其他类型的研究一样,有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特定时代学术文化思潮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点。
【文章目录】:


    1.从乾隆年间《红楼梦》产生到20世纪初为索隐式研究的萌芽期
    2.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为索隐式研究的形成期
    3.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为索隐式研究的式微期
    4.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索隐式研究的转型期
    5.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为索隐派红学的兴盛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忠;红学研究中的史料还原与思辨索原——兼论新世纪红学的范式选择[J];红楼梦学刊;2000年02期

2 胡文彬;论目前红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求是学刊;1983年02期

3 纪国盛;红学研究步履维艰,当前亟需“打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纪国盛;红学研究步履维艰,当前亟需“打假”[J];管理教育学刊;1995年01期

5 王鹏飞;;融汇与分野:中西红学研究方法与视角[J];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02期

6 余悦;致力于红学研究的开拓与深化——读《红边漫笔》[J];北方论丛;1997年04期

7 ;编后[J];红楼梦学刊;1989年04期

8 胡文彬;;红学研究与百家争鸣[J];学习与探索;1983年02期

9 马良;郑洪峰;;《红楼五百问》[J];唐山文学;2016年05期

10 刘义平;;《红楼梦》里的鸡[J];烹调知识;201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颜莉;范式建构:余英时“新典范说”对传统红学研究方法论的突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丁瑜;20世纪下半叶港台红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3 苏倩;胡适与俞平伯红学研究之比较[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晓磊;方豪红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马宁;余英时的“两个世界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6 赵婧;作家型学者的《红楼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7 赵东梅;1954“红学批判”运动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茜;论吴宓的《红楼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刘书宏;《红楼梦》传播载体的发展与当代红学的演变[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余渊;《红楼梦》中的佛学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4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4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