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汪曾祺民俗散文审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08:47
  衔接我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伟大作家汪曾祺因他的小说而著名,其实,他的散文成就并不逊色于小说。本文分别从审美内容、审美蕴藉、审美视角、审美特色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着手,对汪曾祺民俗散文进行审美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内容。首先,认为其民俗散文描写涉猎范围广泛,涉猎内容丰富。其次,认为其民俗散文的主要审美内容大致包括民间风俗、民间饮食、民间人物及民间世态等四个方面。第二部分论述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蕴藉。认为汪曾祺民俗散文具有自适雅趣的精神追求、含蓄深远的审美意蕴及温情体贴的人文关怀。自适雅趣的精神追求主要表现为作品的感情基调经常是浪漫抒情的,有着闲适平淡的精神风貌,并流露出乐观和谐的情趣。含蓄深远的审美意蕴,表现在作者在所描写的食物背后蕴藏着他对人世的慨叹,在所描绘的平凡生活背后蕴藏着美好,并且他一直致力于在平淡之中追求“和谐”。温情体贴的人文关怀,体现在作者非常珍视他笔下“小人物”的可贵品质,对民俗当中朴实的思想表示认同,并且企盼能够通过自己的描写给读者一些心灵上的安慰。第三部分论述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视角。认为作者善于运用全新的审美视角,...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内涵
    (一)汪曾祺民俗散文描写概观
    (二)汪曾祺民俗散文审美内容
二、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蕴藉
    (一)自适雅趣的精神追求
    (二)含蓄深远的审美意蕴
    (三)温情体贴的人文关怀
三、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视角
    (一)民俗风情的审美化揭示
    (二)民间故事的审美化重构
    (三)“小人物”审美化塑造
    (四)生活环境的审美化再现
    (五)民俗意象的审美化选择
四、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特色
    (一)孕育在语言中的蕴藉性
    (二)暗含在语言中的文化性
    (三)寄托在语言中的韵味性
    (四)蕴藏在语言中的气韵性
五、汪曾祺民俗散文的审美价值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
    (二)记载地域文化的审美价值
    (三)弘扬当代文化的审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汪曾祺后期作品为例谈中国味儿的美学风格[J]. 余敏.  文学教育(上). 2018(04)
[2]汪曾祺文学风俗画中市井风情的初始场景[J]. 季红真.  文艺争鸣. 2017(12)
[3]浅谈汪曾祺散文闲适平淡的文化意蕴[J]. 孙絮.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8)
[4]新时期汪曾祺研究综述[J]. 马睿婷.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5]汪曾祺散文的“生之趣味”[J]. 常恺蓉.  河南农业. 2014(12)
[6]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高邮地域文化[J]. 朱亚.  文教资料. 2013(24)
[7]浅谈汪曾祺作品的平淡之美[J]. 高群英.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10)
[8]汪曾祺作品的文学张力[J]. 王红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汪曾祺散文的“淡泊”与“平静”[J]. 陈亚丽.  文艺争鸣. 2010(19)
[10]汪曾祺散文的民俗之趣[J]. 常恺蓉.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汪曾祺小说文艺民俗审美研究[D]. 霍九仓.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萧红小说文艺民俗的审美研究[D]. 代熙熙.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论汪曾祺小说的风俗画特点[D]. 杨亚楠.青岛大学 2017
[3]论汪曾祺散文的诗性建构[D]. 刘岩.华侨大学 2016
[4]论民间文学对汪曾祺的影响[D]. 张宝星.青岛大学 2016
[5]论汪曾祺散文的平和特质[D]. 王阳阳.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汪曾祺早年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D]. 张峰玮.东北师范大学 2013
[7]汪曾祺文学思想研究[D]. 孙银平.东北师范大学 2012
[8]汪曾祺的晚年写作研究[D]. 吴晨.南京师范大学 2012
[9]汪曾祺散文语言风格研究[D]. 唐芳.湘潭大学 2011
[10]论汪曾祺散文的语言[D]. 何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7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27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