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禄《文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6:02
本文关键词:王文禄《文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明代中期王文禄的《文脉》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文脉》的主要内容,并就其重要的文论观进行深入解析,在此基础上,明确《文脉》对明代文学批评的意义,进而评估王文禄及其《文脉》的文学批评史地位。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评述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介绍选题的意义、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文脉》一书的主要内容做全面评述。《文脉》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文脉”的问题,王文禄认为“文脉”是文学的发展脉络,“文脉”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其次是对历代作家作品与文章选本的批评;再次是对明代文章发展的分期。第二章:首先分析《文脉》所体现出来的王文禄的文论观:一是文与心、文与道的关系的阐释;二是推崇《文选》,重视六朝文;三是崇尚质简雄健的文风。其次探讨王文禄文论观的成因,认为前后七子、唐宋派的文学主张的影响、明代心学思想的渗透以及王文禄自身求新求变的审美追求,是促成其文论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章:论述《文脉》的价值,认为《文脉》是明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前后七子文论观的反拨,而与唐宋派主张合流,共同推进了明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同时,《文脉》对明代文章创作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文禄 《文脉》 文论观 明代文学批评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王文禄及其《文脉》简介9-12
- (一)王文禄简介9-11
- (二)《文脉》简介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一)明代文话的研究现状12-14
- (二)《文脉》本身的研究现状14-15
-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5-17
- 第一章 《文脉》的主要内容17-30
- 第一节 文脉内涵的阐释17-21
- 一、文脉之缘起与流变17-18
- 二、文脉之延续不断18-20
- (一)文脉之“泰”18-19
- (二)文脉之“否”19-20
- 三、文脉以儒家文统观为基础20-21
- 第二节 对历代作家作品的批评21-23
- 一、高度肯定韩愈文21
- 二、赞许陶诗与杜诗21-22
- 三、欣赏苏轼之飘逸22-23
- 第三节 对历代文章选本的批评23-26
- 一、选本重要性的认识23
- 二、以《文选》为典范23-24
- 三、指出历代文选的不足24-25
- 四、文选应遵循的标准25-26
- 第四节 对明代文学的分期26-30
- 一、国初洪武间一格26-27
- 二、永乐至成化与弘治初一格27-28
- 三、弘治末至正德年间一格28-29
- 四、嘉靖年间一格29-30
- 第二章 《文脉》体现的文论观30-41
- 第一节 文道合一道贯于心30-34
- 一、道贯于心30-31
- (一)“心”的内涵30-31
- (二)心与道关系31
- 二、文道合一31-34
- (一)“道”的内涵32-33
- (二)文与道关系33-34
- 第二节 重视《文选》推崇六朝文34-36
- 一、重视《文选》34-35
- 二、推崇六朝文35-36
- 第三节 质简雄健的风格论36-41
- 一、文贵质简37-38
- (一)质简内涵37-38
- (二)以经史为标榜38
- 二、气贵雄健38-41
- (一)雄健内涵39
- (二)推重孟子、韩愈39-41
- 第三章 《文脉》文论观成因及其价值41-48
- 第一节 王文禄文论观成因41-46
- 一、前后七子文学流派的影响41-43
- 二、心学思想的渗透43-45
- 三、自身求新求变的审美追求45-46
- 第二节 王文禄《文脉》的价值46-48
- 一、对明代中后期文学批评的意义46-47
- 二、对明代中后期文学创作的意义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后记51-52
- 个人简历52-53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康德彬;“廉”考[J];山东审计;1997年01期
2 晓秋;;书山学海[J];应用写作;2003年09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欧亚;种下希望:四川部分灾区开始恢复农业生产[N];中国社会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振宁;王文禄《文脉》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王文禄《文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