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2-01-04 19:34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是采用赋的写作手法;全祖望、翁方纲等人则认为是以学问知识为素材。尽管袁枚等人反对以考据入诗,但也认同丰厚的知识学问是优秀诗人的基础。清人对"学人之诗"的推重反映出在重学的背景下,《雅》《颂》诗学传统逐渐取得了与《国风》传统相同的正宗地位,也反映出清代诗坛对诗人学养的重视和宋代诗歌的接纳。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清人对“学人之诗”的不同认识
二、清人对“学人之诗”的不同定位
三、清代“学人之诗”兴起的诗学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划分及其诗学意义[J]. 李金松.  文学遗产. 2015(01)
[2]论乾嘉学人诗——以翁方纲诗为中心[J]. 郭康松,郗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3]论学人之诗[J]. 宁夏江,魏中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本文编号:3568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68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