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创作论 ——以“文气”论为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5 21:10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用于解释作家与作品及其两者关系的一个概念,在宏观上可分为阳刚与阴柔两大类。张承志是当代文坛上从作家到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阳刚气质一面的作家。本文试图在“文气”论视野中考察张承志以阳刚为主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以及这种行文风格对作家本人的影响。本论文主要有五个部分,分别为导言、第一章“张承志的’养气’路径”、第二章“张承志的’文气’表现”、第三章“张承志’文气’路的转进与收缩”以及结语。“导言”部分主要是对“文气”理论的发生、发展、阐释维度进行梳理,进而提出张承志在这一理论视野中获得研究的合理性和意义。第一章从“文气”可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张承志的个人经历对其文学风格形成的潜在影响。首先是地域,主要围绕作者赖以立命的“三块大陆”展开,分析特定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影响。其次是积学,丰富的知识积累不仅是作者的写作对象,也使其作品表现出开阔的视野。最后是外游,这是作者基于前两者基础上的选择,长期的游历开阔了作者的胸襟,使作品显出恢弘的气势。第二章以作品为对象,从文本的语言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两个角度分析“文气”的文本表现。语言的跳跃性、高密度...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张承志的“养气”路径
第一节 地域:北方水土的涵养
第二节 积学:“从摇篮到坟墓”的知识强求
第三节 外游:“地理大发现”
第二章 张承志的“文气”表现
第一节 修辞中的“美文”
第二节 “文气”的转嫁——“荷戟战士”的塑造
第三章 张承志的“文气”转进与收缩
第一节 刚性“文气”对张承志的影响
第二节 纠正与平衡——以《心灵史》的修订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夜》之于张承志[J]. 陈思和. 回族文学. 2017(02)
[2]张承志文学年谱(修订稿)[J]. 马梅萍,黄发有. 东吴学术. 2015(04)
[3]《心灵史》诞生始末[J]. 钟洁玲,申霞艳. 文艺争鸣. 2015(06)
[4]张承志叙事模式与精神价值[J]. 卫小辉. 小说评论. 2014(03)
[5]张承志对红卫兵的反省和书写[J]. 李有智.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1)
[6]张承志:鲁迅之后的又一个作家[J]. 旷新年. 回族研究. 2012(02)
[7]诗化品格与多语混融——张承志小说的语言风格[J]. 黄发有. 回族研究. 2009(04)
[8]一位中国作家的孤独旅程——理解张承志[J]. 旷新年.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文章以知大义而贵重[J]. 张承志,海林. 回族研究. 2007(04)
[10]不合时宜的美文——张承志散文论[J]. 黄发有. 当代作家评论. 2007(04)
博士论文
[1]“人民之子”与“荒芜英雄”—张承志论[D]. 李晨.上海大学 2014
[2]张承志的关键词[D]. 李有智.南京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心灵史》修订与张承志思想的展开[D]. 马晓琳.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论前期张承志[D]. 杨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文气”论解读及现代价值阐释[D]. 张俊利.曲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1082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张承志的“养气”路径
第一节 地域:北方水土的涵养
第二节 积学:“从摇篮到坟墓”的知识强求
第三节 外游:“地理大发现”
第二章 张承志的“文气”表现
第一节 修辞中的“美文”
第二节 “文气”的转嫁——“荷戟战士”的塑造
第三章 张承志的“文气”转进与收缩
第一节 刚性“文气”对张承志的影响
第二节 纠正与平衡——以《心灵史》的修订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夜》之于张承志[J]. 陈思和. 回族文学. 2017(02)
[2]张承志文学年谱(修订稿)[J]. 马梅萍,黄发有. 东吴学术. 2015(04)
[3]《心灵史》诞生始末[J]. 钟洁玲,申霞艳. 文艺争鸣. 2015(06)
[4]张承志叙事模式与精神价值[J]. 卫小辉. 小说评论. 2014(03)
[5]张承志对红卫兵的反省和书写[J]. 李有智.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1)
[6]张承志:鲁迅之后的又一个作家[J]. 旷新年. 回族研究. 2012(02)
[7]诗化品格与多语混融——张承志小说的语言风格[J]. 黄发有. 回族研究. 2009(04)
[8]一位中国作家的孤独旅程——理解张承志[J]. 旷新年.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文章以知大义而贵重[J]. 张承志,海林. 回族研究. 2007(04)
[10]不合时宜的美文——张承志散文论[J]. 黄发有. 当代作家评论. 2007(04)
博士论文
[1]“人民之子”与“荒芜英雄”—张承志论[D]. 李晨.上海大学 2014
[2]张承志的关键词[D]. 李有智.南京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心灵史》修订与张承志思想的展开[D]. 马晓琳.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论前期张承志[D]. 杨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文气”论解读及现代价值阐释[D]. 张俊利.曲阜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1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7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