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船房新村地震及火灾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20 06:29
“城中村”是随着城市郊区化、产业分散化及乡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包围村庄后所形成的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居民社区。社区建筑质量无法保证,且建筑内部还是整个社区都未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云南省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上,同时昆明城中村中火灾隐患也异常突出。一旦发生地震,居民楼的破坏倒塌和次生火灾会给居民带来巨大的人身损伤和经济损失。因此,关于地震及火灾情况下的疏散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取船房新村作为研究对象,对船房新村的居民楼的整体布局、建筑物及道路分布、居民楼的抗震性能、居民楼的耐火性能等情况进行实际调研,确定了疏散时的避难场所,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了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行为选择、心理表现;选取船房新村内两栋典型的居民楼进行地震疏散仿真研究,运用SAP2000对两栋居民楼进行时程分析得到每栋居民楼的倒塌概率及一层的倒塌时间,考虑在发生地震时地震对居民疏散速度的影响同时运用“水力”模型对这两栋居民楼进行地震疏散仿真,得到了各楼层居民的疏散情况,通过对比得到这两栋居民楼的地震疏散情况;由于考虑到在发生火灾时恐慌心理及小群体行为等因素影响,本研究选取其中一栋居民楼运用Pathf...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疏散研究现状
1.2.2 次生火灾疏散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
第二章 船房新村地震疏散与火灾疏散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1 船房新村地震及火灾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1.1 船房新村整体布局
2.1.2 船房新村的建筑物和道路布局调查及分析
2.1.3 船房新村建筑物抗震性能分析
2.1.4 船房新村火灾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1.5 船房新村疏散场所的选取
2.2 船房新村居民疏散问卷调查及分析
2.2.1 调查问卷基本信息
2.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2.3 居民疏散行为分析
2.3 船房新村居民疏散参数
2.4 小结
第三章 船房新村居民楼的地震疏散仿真研究
3.1 船房新村居民楼易损性分析研究
3.1.1 基本原理及过程
3.1.2 算例选取
3.1.3 模态分析
3.1.4 地震波选取
3.1.5 IDA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3.1.6 居民楼地震易损性分析
3.2 船房新村居民楼ASET
3.3 船房新村居民楼的地震疏散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船房新村居民楼的火灾疏散仿真研究
4.1 火灾疏散影响因素
4.1.1 群体行为
4.1.2 恐慌行为
4.2 火灾疏散仿真研究
4.2.1 理论基础
4.2.2 疏散速度
4.2.3 模拟过程
4.3 疏散结果分析
4.3.1 不同恐慌下的疏散
4.3.2 各个场景疏散时间
4.3.3 楼梯的疏散能力
4.4 小结
第五章 船房新村疏散仿真研究
5.1 船房新村疏散场景
5.2 居民疏散参数
5.3 船房新村地震疏散仿真
5.4 疏散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6991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疏散研究现状
1.2.2 次生火灾疏散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
第二章 船房新村地震疏散与火灾疏散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1 船房新村地震及火灾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1.1 船房新村整体布局
2.1.2 船房新村的建筑物和道路布局调查及分析
2.1.3 船房新村建筑物抗震性能分析
2.1.4 船房新村火灾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1.5 船房新村疏散场所的选取
2.2 船房新村居民疏散问卷调查及分析
2.2.1 调查问卷基本信息
2.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2.3 居民疏散行为分析
2.3 船房新村居民疏散参数
2.4 小结
第三章 船房新村居民楼的地震疏散仿真研究
3.1 船房新村居民楼易损性分析研究
3.1.1 基本原理及过程
3.1.2 算例选取
3.1.3 模态分析
3.1.4 地震波选取
3.1.5 IDA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3.1.6 居民楼地震易损性分析
3.2 船房新村居民楼ASET
3.3 船房新村居民楼的地震疏散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船房新村居民楼的火灾疏散仿真研究
4.1 火灾疏散影响因素
4.1.1 群体行为
4.1.2 恐慌行为
4.2 火灾疏散仿真研究
4.2.1 理论基础
4.2.2 疏散速度
4.2.3 模拟过程
4.3 疏散结果分析
4.3.1 不同恐慌下的疏散
4.3.2 各个场景疏散时间
4.3.3 楼梯的疏散能力
4.4 小结
第五章 船房新村疏散仿真研究
5.1 船房新村疏散场景
5.2 居民疏散参数
5.3 船房新村地震疏散仿真
5.4 疏散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46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046991.html
上一篇:宝鸡市底店北坡村黄土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