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研究
【摘要】:自尊是指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综合评价,心理地位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念,社交回避是指社会交往中,由于未完成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任务而产生的回避行为及焦虑情绪。研究留守经历大学生能够有利于提升个人身心健康水平,同时对在校的其他大学生也起到监管作用,也能够为学校等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性意见。本研究采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心理地位量表以及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分别对上海,杭州,合肥,芜湖以及徐州的重点高校和普通院校的739名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尊,心理地位以及社交回避及苦恼及其之间的相关进行问卷调查,结论如下:1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较低,社交回避及苦恼较高。2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留守年龄以及父母与子女联系频率差异显著,但是学校差异不显著。3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地位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学校、留守年龄以及父母与子女联系频率方面差异显著。4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性别、年级、学校、留守时间以及父母与子女联系频率差异显著,家庭所在地差异不显著。5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地位呈正相关,自尊以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均呈负相关。6自我概念以及他人概念在自尊以及社交回避及苦恼间是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留守经历大学生 自尊 心理地位 社交回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8
- 1.1 问题提出10
- 1.2 文献综述10-17
- 1.2.1 关于概念的研究10-12
- 1.2.2 关于测量工具的研究12-13
- 1.2.3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社交回避及相关研究13-17
- 1.2.4 以往研究不足17
- 1.3 研究意义17-18
- 1.3.1 理论意义17
- 1.3.2 实践价值17-18
- 2 研究方法18-22
- 2.1 研究对象18
- 2.2 研究工具18-19
- 2.3 研究假设19-21
- 2.4 统计处理21-22
- 3 研究结果22-34
- 3.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整体现状22-23
- 3.1.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的整体现状22
- 3.1.2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地位的整体现状22
- 3.1.3 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回避的整体现状22-23
- 3.2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差异23-31
- 3.2.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的差异23-25
- 3.2.2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地位的差异25-28
- 3.2.3 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回避的差异28-31
- 3.3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相关性31-34
- 3.3.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相关31-32
- 3.3.2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地位在自尊与社交回避间的中介效应32-34
- 4 讨论34-42
- 4.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现状分析34-35
- 4.1.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的现状分析34
- 4.1.2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地位的现状分析34
- 4.1.3 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回避的现状分析34-35
- 4.2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差异分析35-40
- 4.2.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的差异分析35-37
- 4.2.2 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地位的差异分析37-39
- 4.2.3 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交回避的差异分析39-40
- 4.3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相关性分析40-42
- 4.3.1 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相关分析40-41
- 4.3.2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地位在自尊与社交回避间的中介效应分析41-42
- 5 结论42-43
- 6 辅导建议43-51
- 6.1 团体辅导方案43-50
- 6.2 团体辅导总结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59
- 致谢59-60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训宝;孙宏伟;刘晓芹;;大一新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0期
2 任婷婷;;大学生缺陷感和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3 代金芳;董杉;王声ng;王畅;池桂波;董晓梅;;大学生社交回避、苦恼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4 黄婧宜;孙群博;张治;;大学生性格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关系[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梁利苹;吴利辉;;社交回避及苦恼心理的研究综述[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金明磊;;大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研究[J];才智;2013年28期
7 吴燕;程江;;贫困生社交回避心理与肯定性团体训练[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4期
8 廖星;孙颖;;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与自信关系的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9 王蒙;李浩;刘艳丁;程琳;李菲菲;;航空公司配餐部员工自尊与社交回避及苦恼[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12期
10 李亚宏;张素桥;;河北省贫困大学生社交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燕;;高校贫困生社交回避心理探析及肯定性团体训练的应用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孙敬翔;熊波;郑冬图;;潜艇官兵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刘艳丁;胡雪慧;徐玫;李菲菲;高燕;高丽;柳琴;杨群;;军队基层卫生工作者领悟社会支持及社交回避与苦恼调查分析[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5)——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成人教育委员会三届五次理事大会暨医药教育创新研究和慢病防治学术研讨会[C];2012年
4 王亚南;吴豹;;互联网的使用及其对城市青少年交往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张林;李文涛;;残疾人的注意偏向特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枭;大学生体育运动与社交回避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2 熊梦娇;正念专注力训练对青少年特质焦虑、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穆雪;留守经历大学生自尊、心理地位与社交回避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4 盛达;社交回避研究生初始箱庭特征及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娟;大学生身体自尊、社交回避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4年
6 李晓苑;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冯秋燕;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抑郁、社交回避苦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8 张俊丽;抑郁自我污名、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9 熊波;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宁雯;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社交回避行为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6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06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