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高职课程教学游戏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2-22 07:11

  本文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游戏设计与实现 出处:《湖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公差配合 技术测量 高职课程 教学游戏 JAVA技术


【摘要】:高职课程教学平台、教学方式和模式日趋多样化和信息化,00后的高职学生,是互换网信息技术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学习的学习方式,获得课程信息的途径和能力也不大不一样。然而,传统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突显出的问题也就成了必然,为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高职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促进高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研究一款适合于高职课程专业教育教学的教学游戏对高职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本论文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分别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调研方法,对课程所涉及的相关行业企业,省内高职院校,特别针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了调研;并对《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了分析。在搜索、分析大量博士、硕士、期刊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在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沉浸理论的指导和启发下,对高职课程教学游戏具体设计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笔者实际体会,提出课程教学游戏理论框架、模式和模型。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部分,结合高职课程特点等为学术背景,概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阐明了其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课程教学游戏相关理论和技术,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对一些概念和理论进行新的界定,选择适合设计与开发本研究所需的核心技术。第三章课程教学游戏需求和可行性分析,明确学习对系统的具体要求;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等。第四章为高职课程教学游戏设计与实现,根据设计原则形成游戏框架,并以“The Virtual Factory”课程闯关游戏为例完成了高职课程教学游戏的实现与调试。第五章为课程教学游戏应用效果的分析,分析了“The Virtual Factory”的应用效果。第六章结论部分,通过分析论文存在的不足,完善其研究内容,增加其研究的深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801-4;G4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启荣;;教学游戏课件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安全;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礼英;;愉快教学浅谈[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苏省响水县运河中学 何华;用心育人 用情育人[N];学知报;2011年

2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江苏省新沂市黑埠中心小学 庄东阳;小学篮球教学游戏化探析[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招远市泉山学校 王春朋邋吕敬仁;体育课妙用颜色[N];中国体育报;2007年

5 贺珍;让“识字”乐在其中[N];黔西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长青;数字化教学游戏的组件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成;数字化教学游戏的概念、模型与开发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亚琦;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华景;大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伍凤;高职课程教学游戏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6年

4 张培;探究式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都志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游戏设计与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卿小波;教学游戏软件中的交互设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解素敏;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游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解振平;教学游戏在农村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娟;探究式教学游戏中的弹性适应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覃柳思;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教学游戏设计与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8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18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