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开辟现代启蒙思想的学院空间——兼论鲁迅不是教育家

发布时间:2018-01-02 22:02

  本文关键词:开辟现代启蒙思想的学院空间——兼论鲁迅不是教育家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 教育教学 现代启蒙思想


【摘要】:鲁迅不是教育家,无意于在教育界争一席之地,但是在为期不短的执教经历中,他一直坚持进行反传统、反专制的斗争,坚持利用教坛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和文化思想,注意在青年学生中发现和培养反抗旧社会的文化生力军,力图开辟一隅承载现代自由思想的学院空间。这固然不是鲁迅从教生活和成就的全部,却不能不说是最富有特色的。从这一角度看,鲁迅从教可以说充当了从文的辅助,履行的是一位文化战士的战斗职责。
[Abstract]:Lu Xun was not an educator, not in education circles in a space for one person, but not a short coaching experience, he has always insisted on anti tradition, anti dictatorship struggle, adhere to the use of Jiaotan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of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the attention of young students in discovering and cultivating cultural force against the old society, and tries to open a corner freedom of thought, modern bearing space. Although this is not Lu Xun taught the life and achievements of all, but can not be said to be the most distinctive.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Lu Xun taught can be said to serve as from the auxiliary, the performance is a cultural warrior fighting duties.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YYA002)
【分类号】:G40-092
【正文快照】: 鲁迅入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教师。1909年6月,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同年8月,由好友许寿裳推荐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化学和生理学教员(另兼任日籍教师的翻译)。其后,无论是回故乡绍兴,还是辗转流离于北京、厦门、广州,鲁迅或兼职或专职,都没有离开过学校,一直到1927年4月他辞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温儒敏;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探求与焦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张志梅;;鲁迅式“疾病符码”的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郭晓辉;;鲁迅与电影文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5期

5 王志蔚;;近30年《药》的主题研究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袁小伦;;叶剑英谈鲁迅[J];红广角;2012年07期

7 廖盛荣;;《故事新编》与《豕蹄》比较研究述评[J];郭沫若学刊;2012年03期

8 朱崇科;;飞跃或沉潜:论广州场域中的革命鲁迅转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李长中;;交流悲剧与自我成长式叙述——《孔乙己》的叙事学解读[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金得存;科学精神——学术编辑的必备素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迟蕊;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严冰;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明姬;孤独者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勇;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钧;论中国译介之魂[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苏懿;鲁迅现代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浩成;地域形象的载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秀锋;多疑与鲁迅的精神个性和文学创作[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艳霞;唐代家庭忠孝观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宁瑜;鲁迅报纸副刊实践及编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朱燕萍;鲁迅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金禹彤;鲁迅作品绘画艺术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7 董喻超;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吴静;《现代》杂志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9 尚静宏;永不停息的“五四”脉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苏懿;鲁迅与自由主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1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71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