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效应分析 出处:《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同时受自致效应和先赋效应的影响,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获得机会受家庭背景影响较大,成为优势家庭保持优势地位的工具和社会流动的阻碍。文章基于2010年CGSS数据库,首先统计分析了中国居民现阶段的代际流动情况,应用有序因变量模型分析了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效应。
[Abstract]:The childre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and effect of self induced effects and natural effect, help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group lower chance of upward mobility and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ffected by family background, and become a tool of social mobility advantage family to mainta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bstacles. The 2010 CGSS based on the database, first analyzed the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of Chinese residents at the present stage, application of ordinal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on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号:13JGA006)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子女职业地位父亲职业地位没工作过务农非农普通工作国有单位工作务农4.99 39.44 40.26 15.31非农普通工作9.86 15.64 46.08 28.43国有单位工作6.03 5.31 45.6 43.05表3职业地位度量下的代际关联度(单位:%)注:调查群体中父亲均有工作,因此职业地位分为三类。子女教育程度父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3 高艳云;马瑜;;多维框架下中国家庭贫困的动态识别[J];统计研究;2013年12期
4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5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水晶;;慈善捐赠与高校发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泽云;;教育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构效应和价格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张淑翠;;教育及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门槛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2期
4 卞康;;论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J];成功(教育);2008年09期
5 赵国友;殷焕举;;经济增长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J];长江论坛;2006年06期
6 贺蕊莉;;财政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7 魏浩;赵春明;;对外贸易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1期
8 王守恒;金本能;;构建和谐安徽背景下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选择[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祁毓;;区域公平背景下我国财政对教育支持的绩效变迁及路径再完善——基于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视角[J];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05期
10 姜时友;陈太明;;中国转型期教育平等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易全勇;侯玉娜;;蚁族的生态特征及社会流动——兼对《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的述评[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义飞;;农民工身份代际传递的制度逻辑——一个再生产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胥明明;;以城市规划视角看义务教育公平性问题[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崔凤;刘洁;;流入与流出: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一个研究框架[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杨瑞龙;王宇锋;刘和旺;;父亲政治身份、政治关系和子女收入[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6 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7 徐舒;;劳动力市场歧视与高校扩招的影响——基于信号博弈模型的结构估计[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8 徐海琴;;苏南与苏北发展差距与对策[A];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5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储庆;国家、教育与地位获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崔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平;转型期城市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丽;青岛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桂然;鲁苏人力资本水平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孙江涛;城市低保家庭青少年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张秀娟;高等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差距关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沈晓娇;我国教育不平等及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9 周静茹;宁夏回汉社会结构性差异及其对民族心理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芝兰;受教育权的平等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昌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基于有约束条件的VECM[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2 白雪梅;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6期
3 王朝明;胡棋智;;中国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基于多种指标测度[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4 周文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1期
5 陈玉宇,王志刚,魏众;中国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收入不平等及其变化——地区因素、人力资本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6 杜凤莲;孙婧芳;;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效应——基于1991-2004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7 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8 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9 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10 陆铭;陈钊;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国建;;从u嵜竦健笆忻瘛,
本文编号:1427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2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