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发展及其命运

发布时间:2018-01-15 09:05

  本文关键词: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发展及其命运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中国教育 自由主义 教育理念 教育变革


【摘要】: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教育理念是在有关"古"、"今"、"中"、"西"的论争中发展起来的,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可谓是革命性的变革。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价值倾向上,表现为尊重人的价值、凸显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的国民;在教育方法上则强调人性化教育,反对奴化与物化教育,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人。遗憾的是,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在近代中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飘浮于空中的教育观念,停留于知识分子的观念之中,而未普遍成为行动者的教育纲领。究其原因,理性主体与理性精神的缺席是自由主义教育理念失败的基本原因。近代中国不仅不能为自由主义教育提供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而且中国知识分子以及广大民众普遍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情绪。
[Abstract]:The concept of liberalism education in modern China was developed in the controversy of "ancient", "present", "middle" and "wes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 the liberal educational concept is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e educational value tendency of liberalism, it shows that it respects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s, highlights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and cultivates a sound 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emphasizes humanized education, opposes enslavement and materialization education, and treats human beings in a humane way. The liberal educational idea in modern China is more like a kind of educational idea floating in the air, staying in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s, but not generally becoming the educational program of the actors. The absence of the rational subject and the rational spirit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the liberal educational idea, and modern China is not only unable to provide a rational social order for the liberal education. Moreover,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generally have a kind of irrational emotio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01)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M03)
【分类号】:G40-06
【正文快照】: 虽然中国古代思想中也蕴含着自由主义的某些思想元素,但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却是一个成色十足的舶来品:“中国近代以及现代所讲的自由主义,并非土生土长的思想,而是美雨欧风吹进来的”[1]19。严复、梁启超在介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时候,存在着一种“梁启超式的输入”——围绕中国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董龙昌;;论新理学美学思想的生成背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陶新勇;;论唯物辩证法与人生实践关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李新东;;郁达夫与玄镇健的小说创作的时代特征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5 高钤;李亚娟;;浅谈儒家文化圈内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以足文化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6 许琼琦;;胡风启蒙主义立场的困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赵星晨;;沉沦的选择——“他”的人物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8 伍柳氏;;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易龙;;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10 杨立新;;论赵树理文学创作的教化动机与城市遭遇[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刘建国;;建国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有民粹主义影响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苏刚;;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内涵及其成因[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4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5 王智;;1966—1978年中国党、政府与社会的结构关联:离散与畸变[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振刚;;李大钊“阶级竞争”话语的机理和蕴意[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毅;谭嗣同报刊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廖圣财;扬弃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凤秋;在历史中重构女性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慧娟;《唐律疏议》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申志兵;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D];吉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磊;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毛泽东与梁漱溟农民观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孙丽;交流与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江;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三个转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何杨勇;为教育理念的合理性辩护[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马新中;学校环境教育理念的定位及其功效[J];教学与管理;2003年22期

4 原玉廷,郝建萍;教育理念的反思与教育创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任国荣;;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试[J];教学与管理;2007年27期

6 逯改;;家庭与学校教育理念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陈世旭;;用灵魂唤醒灵魂[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年06期

8 李军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J];现代教学;2011年06期

9 岳帅;;教育资源之教育理念的形成[J];神州;2012年08期

10 张林;;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12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陈克瑜;;教育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教育——对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关系的哲学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3 惠圣;;教育服务观——新世纪教育理念——论教育服务观确立的社会背景[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陈大垣;余金龙;;试论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5 谭永凤;;转变教育理念 打造贵州教育特色[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吕开东;;陈赓大将“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引发的思考[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尉德芳;孟祥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国福;;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中的几点思考[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占江;践行关爱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8年

2 李力;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2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蒋丽娟;减负制度要配套 教育理念先转变[N];深圳特区报;2013年

4 记者 林燕英 陈慧 陈健儿 通讯员 杨再忠;校长纵论教育理念[N];中山日报;2007年

5 黄明鑫 达兴文;树立新的扫盲教育理念[N];自贡日报;2011年

6 吴军;提升教育理念 构筑人才高地[N];合肥日报;2013年

7 刘尧;青年教师应反思四种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记者 杨小续;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水平[N];陇东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范绪锋;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虎妈战歌”啸动美国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金龙;论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教育理念[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10年

2 王健;儒家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文娜;唐文治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蕴[D];苏州大学;2010年

4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康雅婷;新\鱿澶谓逃砟瞍趣饯蝃熂頡栅藭ⅳ工肟疾靃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李颖辉;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晓琼;黎照寰教育理念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梁明伟;当代中国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丽英;关爱教师—生命教育理念的助推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7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27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