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完美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18-02-03 00:06

  本文关键词: 列夫·托尔斯泰 斯宾塞 教育策略 教育论 学习过程 艺体 自主学习 中层干部 合作式 数字化学习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也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思想。的确如此,教育与人息息相关,教育指向人、为了人、提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追求完美的教育。所谓完美教育,就是不断追求、不断超
[Abstract]:And as Leo Tolstoy said, "the mission of mankind is to strive for perfection." The British educator Spencer also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of "preparing for a perfect life" in his Theory of Education. Indeed,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 education is directed to people, for the sake of people, promote people. In a sense, there can be no perfect individual, but there can be a pursuit of perfect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育才中学;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也提出了“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思想。的确如此,教育与人息息相关,教育指向人、为了人、提升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可以有追求完美的教育。所谓完美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亮;;文人与金钱[J];教师博览;1995年05期

2 古红云;;托尔斯泰办学校[J];教师博览;2000年10期

3 ;列夫·托尔斯泰:天才艺术家[J];少年写作(小作家);2010年06期

4 宋立明;;《琉森》立意的得与失[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李浦楠;;托尔斯泰对自由的追求与对虚无的反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6 方;;托尔斯泰和他的乡村学校[J];教师博览;1995年02期

7 梅雪良;大作家临终前的“殊遇”——列夫·托尔斯泰的最后日子[J];科技文萃;1997年04期

8 苏涵;;雕刻灵魂的形象——读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J];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05期

9 姜有荣;;“有我所爱”与“爱我所有”话题作文指导[J];新语文学习(高中版);2007年03期

10 唐宝民;;俄罗斯精神废墟上一个忏悔的灵魂——托尔斯泰逝世百年祭[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汇;;以“导入”搭建课堂德育平台[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张中良;;编稿马虎不得[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3 马清福;;文艺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4 袁仁琮;;提高素质 力争新的突破[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6 周申明;;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观点和学说体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7 何国瑞;;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张焕;;实行课后开放 加强随文阅读[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马秀华;;读是基础写是延伸[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王峰;;失乐园与复乐园——列·托尔斯泰精神历险的一种注解[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列夫·托尔斯泰百年祭[N];文艺报;2010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N];光明日报;2005年

3 杨建民;高尔基为何替托尔斯泰夫人辩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彭建军;耐得寂寞才有经典[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胡;哈吉穆拉特石在俄揭幕[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黄晓和;托尔斯泰与柴科夫斯基[N];音乐周报;2006年

7 吴晓波;中国人需要多少钱才能幸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王吉舟;投资圈的博傻循环[N];中国经营报;2006年

9 陈平;房子都让老爷们儿住了,,老娘们儿住哪?[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10 小林;老有所为的中外名人[N];民主协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邱运华;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2 梅颖;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徐乐;契诃夫创作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D];苏州大学;2005年

5 麦妮卡(Melnyk Tetiana);自然主义批评视域下的托尔斯泰与德莱赛—《复活》与《嘉莉妹妹》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圆圆;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列夫·托尔斯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朝鲁孟其木格;列夫·托尔斯泰生态智慧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绍梅;论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观[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杨敏;列夫·托尔斯泰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命运[D];西南大学;2007年

5 赵民;论托尔斯泰笔下地主的乌托邦式的土地改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名扬;唯美生命的追求[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陈静洁;论《战争与和平》的人物、叙事和风格[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牛静;卢梭与托尔斯泰自然—文明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田少虹;阶层性与普世性[D];延安大学;2008年

10 刘海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死观[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85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85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c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