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

发布时间:2018-03-13 20:01

  本文选题:价值 切入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只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的一种利益满足需要,更是一种实践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与主体自觉接受客体价值要求互动的过程。这个互动过程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理论依托,以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平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促使受教育者提高认知水平并能主动参与和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从而促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Abstract]: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benefi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ubject, but also a kind of practical relation of the object attribute of the hidd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t is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sefulness of the object to the subject and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 acceptance of the object value requirement. This interactive process needs to be based on scientific educational idea and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as the platform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educate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ducate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improve their cognitive level and be ab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nd accept the resul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白立强;;以人为本的时代意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孙显元;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转向[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季学好;;论康德的善良意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李婷;李继武;;摒弃迷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10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6 叶险明;;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的几点思考——兼论矛盾与和谐辩证法的限定问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7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田鹏颖;;马克思和康德“两种实践”观的本体论隐喻——试从社会技术哲学视角看[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李胜俊;樊勇;李晓Pr;;未雨绸缪——植物王国现代公路建设之所“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10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8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瑜;西方发展观研究:理论探微·殊异甄析·启迪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需要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道模;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萍;西方教育理念的演变[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常江;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三个转变[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何杨勇;为教育理念的合理性辩护[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4 彭晓蕴;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者的要求[J];教学与管理;2003年09期

5 马新中;学校环境教育理念的定位及其功效[J];教学与管理;2003年22期

6 李蔚东;浅谈建筑类中专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之对策[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原玉廷,郝建萍;教育理念的反思与教育创新[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谷永新;;教育理念及通识教育理念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年11期

9 陈苑苑;;教育理念的更新与争取家长的信任[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年05期

10 韩志刚;运用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改善中专物理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湖南经纬实验学校课题组;罗桂生;李克武;佘美君;;“三化”教育理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王露;;《大学》育人之道及其对我国高校教育理念的推进[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艾永寿;;新教育理念主导下使用九义化学新教材[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6 陈克瑜;;教育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教育——对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关系的哲学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郭永平;;现代教育理念对学校和教师的新要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陈东;;让孩子做回自己,需要我们的努力[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李素平;;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宫玉柱;;面向未来 为生命奠基[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占江;践行关爱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规训式的教育理念必须抛弃[N];长江日报;2012年

3 李力;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2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蒋丽娟;减负制度要配套 教育理念先转变[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记者 林燕英 陈慧 陈健儿 通讯员 杨再忠;校长纵论教育理念[N];中山日报;2007年

6 黄明鑫 达兴文;树立新的扫盲教育理念[N];自贡日报;2011年

7 吴军;提升教育理念 构筑人才高地[N];合肥日报;2013年

8 刘尧;青年教师应反思四种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记者 杨小续;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水平[N];陇东报;2007年

10 杨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 优异的教学成果享誉中原[N];消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10年

2 华丽英;基于差异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随堂卡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3 裴香花;延边朝鲜族家庭教育理念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王健;儒家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颖;中小学生命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翟淑娟;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文娜;唐文治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蕴[D];苏州大学;2010年

8 高小童;中美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敏;“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07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07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2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