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一位教育“行动研究者”的成长与使命——佐藤学教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8-03-14 19:53

  本文选题:佐藤学 切入点:学习共同体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佐藤学是世界知名课程论专家,被誉为"行动研究者"。通过对佐藤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杜威和维果茨基等人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新教育运动"、日本传统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并直接参与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对佐藤学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学习共同体理论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模式,而是学校改革哲学,学校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大学教授不要轻易下校进行指导,需怀揣着向教师和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教育实践者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和实践者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
[Abstract]:Sato is a world-renowned expert on curriculum theory and is known as an "action researcher." through an interview with Sato, we learned that Dewey and Vygotsky's thoughts were the "New Educational Movement" in 2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Japa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thought. Cooperation with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ir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Sato's educational think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community is not a simple teaching method or teaching model, but a philosophy of school reform. School reform cannot be accomplished overnight. It is a complex and arduous system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ofessors should not easily go down to school to guide them. They should carry out cooperative research with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with an attitude of learning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Positive and practical to build a good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若智;王守海;;教育信息化下的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王作亮;;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3 蓝同磊;;试论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意义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尚茹;;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理论考察与新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6 洪蓉;;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0期

7 赵健;;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兼论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的异同[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2期

8 郑葳;李芒;;学习共同体及其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4期

9 安川林;王文军;李冰;;在学习共同体构建中实施知识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10 马南南;顾小清;;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驱动机制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雨晴;;谈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宜军;组建学习共同体,我的学习我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马云鹏;学习共同体如何让教师留恋[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记者 朱振岳;两千社区学习共同体遍布杭州[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金海航教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万明钢 教授;建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建设校长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丁亦周 王小兵;互学互助,打造精彩校外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年

9 早报记者 韩晓蓉;“学习共同体震撼国际考察团”[N];东方早报;2013年

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 孙波;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秋丽;信息环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洁;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3 武俊学;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蕾;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月红;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杨慧玲;新学习共同体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春艳;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於丰;基于智能手机环境的中学学习共同体创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付萌;校企合作中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2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12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