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再论国民性改造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发布时间:2018-04-11 11:23

  本文选题:国民性改造 + 公民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8期


【摘要】:国民性改造是近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主题,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救国图存中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反思。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对象主要是长期皇权统治下形成的奴性人格和传统文化心理。由于社会发展的惯性,20世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批判的中国国民劣根性在当代中国人身上依然有它的影子,中国教育仍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启蒙过程。当代素质教育应以改造国民奴性性格和自私心理为重要内容,致力于以独立性、公共性和参与性为核心的现代公民的培养。当代素质教育对国民性的改造,最重要的是教育自身的改造。
[Abstract]:The reform of national character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intellectuals' pursui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aving the nation.The object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reform is the servile personality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formed under the rule of imperial power for a long time.As the inertia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riticism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the 20th century by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there is still a shadow of the bad nature of Chinese national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and Chinese education will still experience a long-term enlightenment process.The contemporary quality education should take reforming national servility and selfish psychology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and devote itself to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citizens with independence, publicity and participation as the core.The reform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contemporary quality edu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itself.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民族民主维度的国家认同教育研究”(EEA12035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中国首批官派留学生留美记录[J];教育;2005年01期

2 涂雪峰;;陶行知以交通促教育的思想[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1期

3 谭德兴;;论近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儒学之发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陈家顺;;导入和整合:康德教育哲学思想在近代中国[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5期

5 吴洪成;;试论近代中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周茂江;李丽华;;近代中国教育视导制度之沿革及研究述略[J];求索;2007年11期

7 陈福祥;;近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及其对现代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肖朗;;裴斯泰洛齐在近代中国——以其教育著作和思想的译介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0年01期

9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J];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10 曹天忠;民族中心教育与三民主义教育[J];学术研究;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家鼎;;李端h虢泄逃齕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2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4 王伦信;;论教育研究实证化趋势在近代中国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任仲煌;;求真知育真人爱满天下[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肖忠生;;论严复与中国近代教育[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8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吴洪成;;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为真 刘金玉;研究院起名叫“光启”[N];深圳商报;2010年

2 叶隽;教育;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视野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郝锦花;从新学教育看20世纪初叶乡村现代化道路的特点[N];光明日报;2004年

4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黄晓东;容闳科教思想及实践述评[N];光明日报;2006年

7 苗田;教师遭遇池鱼之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陈杰 卜瑜 邓柱峰;国家竞争在“民智”而非“腕力”[N];广州日报;2011年

9 柴昕邋曹俊芝;让学习不再那么难[N];淄博日报;2007年

10 杜薇;黄孟复:教育投资一本万利[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毕苑;中国近代教科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3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5 阎乃胜;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徐宁;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1850-1931)[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金霞;近代湖北留学教育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韵;王韬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3 庄雅玲;近代中国对“人”的探索与教育目标近代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秦瑜;陶行知文化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5 袁媛;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昕揆;近代学制变革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的确立[D];河南大学;2007年

7 郑双阳;严复课程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罗亚利;论魏源“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学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新颖;清末与民国时期留学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郭秀艳;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5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35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