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杂志》与近代外国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8-04-16 05:33

  本文选题:《教育杂志》 + 近代外国高等教育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1期


【摘要】:《教育杂志》是我国近代持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专题类报刊。在其刊行的40年中,广泛译介了有关外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学校及其他具体问题的文章,扩展了近代国人的教育视野,引发了国内学者对外国高等教育与本国高等教育的对比、讨论与思考,为近代外国高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Abstract]:Education magazine is the most lasting, complete and far-reaching educational special newspaper in modern China.During its 40 years of publication, articles on the institutions, schools and other specific issues of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extensively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which have expanded the educational horizons of modern Chinese people, and triggered a comparison between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and domestic higher education by domestic scholars.Discussion and thinking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pread of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moder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G40-5;G2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建华;;中国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理论传播[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谷平,朱有刚;《教育杂志》与近代西方教育的传播[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华;广告诉求与广告效果[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陶晓瑛;高等学校形象的建树与传播[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周福芹;论语言的跨文化传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孔小炯;试析当代传播图景中的大众文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范文霈;;论信息时代的数字图像传播[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徐熙泽;;论新自由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及应对态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郑会;毛娴静;;名言辞典规范刍议[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乔虹;;传播全球化下的国际卫星电视传播[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7期

9 姜彬;;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管窥[J];人民论坛;2011年08期

10 谭晓闯;;网络语言传播中的模因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谷平;代妮娜;;林砺儒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马久成;;中国时尚文化传播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王贺军;高军;张连生;;小麦吸浆虫随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扩散传播调查报告[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4 尤殿武;;试论科技期刊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5 刘敬;刘衍聪;;高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东建;;解构、整合与重建——大众传媒时代的公民教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黄丹斌;姚小明;;金融危机下的科普思考[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朱保平;白建华;朱煜;董太平;;利用电子显示屏做好公共气象信息传播[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王圆圆;;拓宽草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途径[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树立;赵实;王素华;;气液两相流压力波在弯管中的传播[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群;论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詹存钰 白和盛;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离不开广告[N];农民日报;2002年

3 记者 李卫中;我省启动科普兴农传播行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4 本报特派记者 李伯飞;传播武术的“海外兵团”[N];中国体育报;2000年

5 □刘华杰;谈谈“科学传播”的主体结构[N];中华新闻报;2000年

6 彭万林;关于增设“艾滋病传播罪”的建议[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潘巳申;促进科技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记者 石易 通讯员 崔治安;广东:禁止手机传播赌博信息[N];人民邮电;2002年

9 记者 俞嘉骏;企业可建立声誉管理体系[N];组织人事报;2002年

10 董力;礼瀛古美艺术 传播民族文化[N];中国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磊;韩孟诗派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冯晓华;伽罗瓦及其理论传播史[D];西北大学;2006年

3 董说平;晚清时期日文史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明晖;庞加莱在中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06年

5 孙庆华;向量理论历史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李国华;结构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8 李仪;清代法律职业者的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习惠;“五四”时期湖南《大公报》副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罗艳秋;明前《木兰诗》接受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冯雅姝;以图式理论分析企业精神传播模式[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金日山;《老鼠嫁女》故事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王红;手机流行语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薇;试论3G对传播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杨强;服装的媒介功能及其相应形态的开发与设计[D];东华大学;2005年

8 苏t$;流行时装在第四媒体中的传播[D];东华大学;2006年

9 谢斌;两汉图书事业简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申重实;《儒林外史》刊刻传播及艺术说略[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7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57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