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变革的永恒性
本文选题:学校变革 + 永恒性 ; 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正一、学校变革是社会变革使然社会始终是通过变革而得到发展的,而学校作为社会最主要的一种教育机构也自然会随之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在人类教育历史上,自学校产生之后,随着社会的变革,学校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这无疑是学校变革永恒性的体现。早在1781—1787年,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就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深刻指出:"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还是依然故我。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合时代的需要。"①到189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又大声疾呼:社会"根本的状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应
[Abstract]:First, school reform is the result of social change. School, as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of society, is always developed through social change.In the history of human education, since the emergence of schools, with the social changes, schools have also undergone corresponding changes.This is undoubtedly the embodiment of the permanent nature of school reform.As early as 1781-1787, the 18th century Swiss educator, J. H. Pestalozzi, profoundly pointed out in the book Linhard and Gerdud: "the times have progressed, and in 50 years everything has changed, and schools have remained the same.""from 1 to 1899, the American educator J. Dewey declared in his book School and Society that the fundamental state of society has changed.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only the corresponding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4 傅松涛;李雨锦;;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超生态均衡[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王平;;美国体育教育思想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1期
6 温钰兰;;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杨琪源;;杜威“从做中学”教育原则对中国高职教学的启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5期
8 孙晓轲;;杜威教育思想视阈下的瑞吉欧课程观[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3期
9 李丽君;;高校全员育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有效实现[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慧华;;高效课堂对话的价值与生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宇红;;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正的教育家——杜威对我们的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荣飞;;论生本管理的内涵与实施[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5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柯;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中学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胤;数字化之道与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2 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焰;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明妍;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密密;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侯艳华;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对话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晓征;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素玲;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的认知及指导现状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晓艳;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政涛;;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J];中小学管理;2009年04期
2 李政涛;;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J];教书育人;2010年02期
3 姜明彦;;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实现校长的专业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4 杨启光;;学校变革中的家庭参与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5 李家成;;学校变革中校长思维方式的更新[J];人民教育;2008年Z1期
6 范国睿;;从时代需求到战略抉择: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7 盛冰;;学校变革的一般理论及其反思——社会资本的视角[J];教育学报;2007年04期
8 华同旭;;学校变革中校长的领导策略[J];教育;2009年21期
9 周志平;;在学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0期
10 易丽;;从美国当代教育改革方案看其学校变革意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十二)——现代外国学校管理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郭法琦;;杜威学校教育管理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彬;;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生消费者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志红;;试论学校管理中经济方法运用应坚持的原则[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暨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8年
5 马连华;;浅谈学校文化与学校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韩智芳;;外国学校管理史话(十一)——现代英、日、德学校教育改革及其管理体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李玉非;;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教会学校的消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张大均;陈旭;;“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郎三福;;如何在学校管理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 李瑾瑜邋教授;学校变革从哪里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学校管理的26个字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操太圣;寻找学校变革的领跑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胡东芳;学校管理从“共同遭遇”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谢建军;学校管理中的不等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李瑾瑜;回归学生 寻求变革之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刘海生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系;学校管理,别误读了“以人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张瑞金 吕梁市泰化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N];科学导报;2009年
9 记者 蔡尧;用绿色装点校园[N];林芝报(汉);2011年
10 伍阳斌 四川省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过度考核失去的是人心[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霞;在变动中寻求秩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琳琳;学校变革的发生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莎;学校变革的阻力与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琳琳;学校变革中教师阻力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郭文辉;组织环境视角下的学校变革能力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子平;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学校系统整体变革[D];河北大学;2010年
6 刘东升;学校情感管理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晓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金莲;福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管理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国华;班主任评价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伶俐;家访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611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