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知识特质:价值负载、权力关涉与社会建构——阿普尔教育知识观解读

发布时间:2018-04-25 16:58

  本文选题:阿普尔 + 知识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斯宾塞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奠定了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确立了教育知识的中立性质。美国批判教育理论家阿普尔则认为,斯宾塞基于"最有价值"的知识观忽视了教育与知识的伦理性与道德意义,掩盖了知识的价值负载与权力特性。在阿普尔看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权力、意识形态等都与知识有着极为隐密与复杂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的建构。抱持着对教育知识中立地位的怀疑,阿普尔从伦理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知识的权力特征与意识形态属性,向世人展示了他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知识观。
[Abstract]:Spencer emphasized the practicability of knowledge, established the posi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school educa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neutral nature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Apple, a critical educational theorist in the United States, believes that Spencer's view of knowledge based on "most valuable" neglects the ethical and moral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and conceals the value load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In Apple's view, the interests, power, ideology and so on in the social life all have the extremely secret and the complex connection with the knowledge, and decides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doubts about the neutral position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Apple reveals the power characteristics and ideological attributes of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and shows the world his revolutionary view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美国批判教育学研究》(DAA120175)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占魁;;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何煜;王华;;“生态社会主义”的危机理论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游莉;;与传统哲学的交锋——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王亚平;;谁逼疯了卡拉根?——《去俄国》中的人性压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冯石岗;崔毅;;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发展景观[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黄文达;;第四人称单数——论电影影像的自主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赵光武;后现代哲学的反基础主义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王彦丽;元林;;信息技术现代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影响与解决路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跃红;论《琵琶记》在悲剧研究中的价值——兼谈一种新的悲剧思想:“核心价值破碎论”[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9 景君学;;差异与和谐: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超越[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10 高明亮;;论比较法学中的价值理性[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德米;;模糊性法律语言及其翻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文兵;;当代西方哲学的一种价值观:多元中的追求[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王文东;;论高科技与人类生存的双重向度——生存论视域中的高科技问题探讨[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研究的三次浪潮[A];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第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文集[C];2003年

9 单勇;吴飞飞;;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运动式治罪的式微与日常性治理的兴起[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单勇;谢识;;犯罪的文化冲突论[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婷;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程荣彬;高中思政课教材美育功能及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璞;;保守主义的复兴与阿普尔“批判的教育研究”的展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时芸;;阿普尔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观[J];内江科技;2011年08期

3 刘琼;;教科书政治学——论阿普尔的教科书政治属性[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01期

4 时芸;;试析阿普尔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观[J];文教资料;2011年13期

5 黄洁;丁荣森;;新课程背景下阿普尔批判课程理论探析[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6 范兆雄;;新中产阶层与新课程改革的知识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2期

7 葛春;;阿普尔的课程改革思想述评[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方明宝;;隐蔽课程与意识形态再生产——阿普尔课程思想解读[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龚孟伟;陈晓端;;试析阿普尔批判教育思想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局限[J];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10 龚孟伟;陶蕾;;阿普尔批判教育演讲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教育体育局 刘铁山;学习化城市——教育与社会的“前景生态”[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潘光文;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西南大学;2009年

2 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冰鸥;阿普尔批判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畅;论知识本位教育面临挑战以及我们的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2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02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e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