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级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创新
本文选题:班级日常生活 + 道德教育 ; 参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18期
【摘要】:班级日常生活是学校教育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场域,也蕴藏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依据相关的文献与研究,当下学校道德教育出现了四重困境:道德教育过程的知识逻辑化、学校道德教育权威弱化、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脱离生活的道德实践等。文章重点在于论述学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提出基于班级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实施模式,强调教育者应该从班级日常生活入手,挖掘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直面道德发展中产生的道德冲突,最终推动道德教育从思维转向行动的转变。
[Abstract]:Class daily life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also contains important educational value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there are four difficulties in the present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the logic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the weakening of the authority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 the self-loss of the moral subject, the moral practice from life and so 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daily life of classes, and emphasizes that educators should start with the daily life of classes and dig out the hidden resources of moral education. Facing the moral conflict in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education will be transformed from thinking to action.
【作者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班级管理中道德失范低龄化防治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Q27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永新,任苏民;中国道德教育:发展趋势与体系创新[J];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2 綦军,孙凤林;思想道德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03期
3 孙玫;;浅谈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01期
4 肖川;反思道德教育[J];中小学管理;2002年12期
5 王丹;简略谈谈学生的道德教育[J];黑龙江教育;2002年06期
6 王丽荣;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7 唐汉卫;古希腊的“生活道德教育”思想探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徐志怀;关于道德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9 许桂清;浅析美国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其根源[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董惠英;浅谈当前中国的道德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立东;;略谈红色旅游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萍;;在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许荣;;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雷搏;;对科技教育与道德教育历史冲突的认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刘荣才;;儿童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齐学红;;道德教育的文化人类学视野[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润彬;;道德感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浅析[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邹婵;;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志维;;浅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余玉花;;论道德教育的现代困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丽英;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3 任素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之我见[N];济宁日报;2007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李满意;在审美中进行道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李淑贞;浅说道德教育[N];平顶山日报;2007年
6 陈南钦;道德教育应从尊重开始 (一)[N];丽水日报;2012年
7 邢霞;道德教育如何走出文化困惑[N];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西藏大学 王丽萍;西藏要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N];西藏日报(汉);2013年
9 记者 李小龙;加强道德教育 培育创新思维[N];商洛日报;2013年
10 范士龙;从观念灌输到价值澄清的道德教育实践观转向[N];吉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2 刘丙元;当代道德教育价值危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喻学林;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唐爱民;道德教育范畴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京利;生命体验视域中的道德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婷婷;道德教育在豫剧中的流淌—三代中原乡村人生活中的遭遇[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嘉苗;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回归: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一体化[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晓丽;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的人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王义兴;学校仪式的道德教育价值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6 管卫华;关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姜岩;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韩丽妲;人本化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娜;有水之源,有本之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文晋;道德教育本质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9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0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