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的新取向——兼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
本文选题:范式 + 实践观 ; 参考:《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07期
【摘要】:"范式"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起着积极作用,范式的变革意味着解蔽旧有的解释方式和框架,在梳理学科已有的7种范式研究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本来面目。在科学实践观的审视下,以生成性的实践范式扬弃"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缺陷,不断逼近"应然"的理想超越,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可供模仿的范例,规定一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道路和工作方式。
[Abstract]:The study of "paradigm"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means to uncover the old ways and frameworks of interpret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existing seven paradigms of the discipline,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xplore the true feat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what it is". Under the examination of scientific practice view, the generative practical paradigm sublate the defects of "social philosophy paradigm" and "human science paradigm", and constantly approach the ideal transcendence of "ought to be",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example for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Set a certain peri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road and work way.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辛慧丽;;论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社会心理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2期
2 朱其东;叶宗波;;文化自觉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与创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韩庆祥;实践生成本体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解析[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4 李月玲;王秀阁;;科学实践观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探微[J];理论导刊;2012年08期
5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6 侯勇;;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维转型[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文化经济理论在宏观社会学视野中的展现[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立志;;企业培训体系建设[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史阿娜;;“范式”涵义知多少——对库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田闯;王紫琳;;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思想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娄瑞雪;;试析科学合理性问题—以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康娜;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校园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年03期
2 徐志远,陈国忠;科学化与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2期
3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与现代化[J];理论与改革;2004年02期
4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转型[J];理论探讨;2009年03期
5 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6 孙其昂;;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基于社会、历史、系统视野的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7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孙其昂;侯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代性境遇与超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2期
9 陈晏清,李淑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观念的核心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苗东升;论系统思维(二):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问题[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赵晓芳,张诚;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马晓静;试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及其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毛玉楠,杨绍安;利用网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平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白海若;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涂刚鹏;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7 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8 杨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9 金菊;新世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10 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3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林燕;陈玉民;;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志军;;宽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理念[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9 段文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辩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国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主任,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夏文斌;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海良;从战略角度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以人为本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大连日报;2005年
5 记者 尹滨;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德州日报;2005年
6 管向群;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9 程天权;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山;加强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玮哲;大学生宽容思想政治教育[D];中南大学;2008年
2 刘兆军;“博客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D];复旦大学;2008年
3 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郭春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评(1949-1957)[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强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阅读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丛琳;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8 曾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同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张艺昆;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初探[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孔北平;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特点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2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1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