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异质性、公共教育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
本文选题:公共教育支出结构 + 水平创新 ; 参考:《财贸经济》2014年07期
【摘要】: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的增长模型,并在模型中纳入教育政策,旨在深入剖析不同教育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能够通过推动自主创新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随着水平创新的提高,这一效应将增进一步增强;中等教育则通过促进技术模仿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随着垂直创新的提高,这一效应也将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这两类增长机制并不是相容的,存在相互挤出的关系,因此一国的恰当教育政策不仅仅取决于本国的创新结构,更取决于本国的经济增长战略。
[Abstract]:Under the framework of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growth model that considers both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and integrates educational policies into the model, in order to deep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policies on economic growth.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higher education can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y promot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is effect will be further enhanc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horizontal innov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by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mitation, and this effect will grow further as vertical innovation incre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types of growth mechanisms are not compatible and have an crowding out relationship. Therefore, a country's proper education policy depends not only on its own innovative structure, but also on its own economic growth strateg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F124.1;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2 祝树金;虢娟;;开放条件下的教育支出、教育溢出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08年05期
3 余靖雯;龚六堂;;公共教育、经济增长和不平等[J];世界经济文汇;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锋亮;陈晓宇;陈鑫磊;;高校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2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焦健;窦尔翔;景春梅;吴航;;高等教育财务特征及其融资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洁;;对会计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J];才智;2010年31期
5 黄志岭;逯岩;樊小钢;;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6期
6 陈朝旭;;政府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2期
7 徐成波;;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演进研究——基于就业研究文献述评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潘石;周凯;;关于“高学历失业”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李文星;;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J];当代财经;2012年03期
10 潘石;;中国“高学历失业”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永坡;;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田永坡;;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田永坡;;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京京;张原瑞;;高等教育最优规模探讨[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9 何青;方才;;市场化进程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真的有影响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粟勤;张海洋;王佳俊;;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朱振中;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产业竞争与公共政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4 何亦名;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刘艳;中国转型期失业问题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6 蒋义;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贡献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7 景光仪;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投资的就业效应[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贾宪洲;知识互补性视角下科研对自主创新影响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娟;财政分权、政府支出与碳排放[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海琼;基于溢出效应的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赵艳敏;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失业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韩文婧;地方财政基础教育投入外部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陈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彭军;教育类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妍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财政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王国旗;四川省和重庆市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yす,
本文编号:1938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93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