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李更生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00:40

  本文选题:李更生 + 教育思想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二十世纪初,正是中国内忧外患交迫,一步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沉沦的时期;也是一个革命风云跌宕、风雷激荡的年代。淮安这颗早年运河上的明珠,由于漕运废弃,已经黯然失色,百叶疲敝;再加连年旱涝,民不聊生,尤其是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掠夺,更加深化了社会的穷困和民族的危机。救国救民的重任,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在呼唤着有志青年,激励他们走上救亡图存的征途。生长在危机四伏背景下的李更生(1883年——1927年),名荃,字亘孙,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县。他亲眼目睹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帝国主义的张牙舞爪,于是他怀着爱国的赤子之心,怀着救国的凌云壮志,1902年进入新办的江北高等学堂学习。他积极学习新知识,接触到了各种新思潮。李更生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在江北高等学堂学习三年后,从1906年起,他投身于教育事业,以培养人才、振兴国家为己任。他主张办学要有“世界眼光”,尤其要“锐意改革”,要切合我国的社会需要,以“竖起脊梁担事”的精神,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地探索适应世界潮流和合乎中国国情的革新教育道路。论文将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并结合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锁定李更生在教育领域的历史作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广泛搜集、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文献,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阐述李更生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及形成过程、分析李更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内容,阐述李更生教育思想的影响并对其做出客观评价。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总体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核心概念的界定。正文第一部分:介绍李更生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原因。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大地风雷激荡,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汹涌澎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更生在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联系中国新旧教育制度交替的实际,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教育中有益的主张和措施,初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奠定了他教育思想的基础。正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李更生教育改革的实践。主要以江苏省立八中、九中、成志中学等学校为例,介绍李更生先生的改革。正文第三部分:分析李更生教育思想的内容。李更生主张教育首先必须贯彻爱国主义精神,要重视德育;其次,他强调办学要面向世界,吸取国内外众家之长;第三,主张民主治校,尊师爱生;第四,要注重实践,探求真知;第五,因地制宜,厉行新制;最后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正文第四部分:对李更生教育思想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价并阐述其借鉴意义。李更生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进步意义;同时也存在依赖性、理论不成系统性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李更生教育思想的整理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其教育思想,并对当今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李更生教育改革与实践,挖掘李更生的教育思想,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深化我国中小学教育史的研究,而且能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促进我国教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Abstract]: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 it was the time that China ' s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ffering was forced , one step towards the semi - colonial and semi - feudal society , and it was also a revolutionary wind - cloud fall and a wind - ray shock . He was born in Huaian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 After studying new knowledge , he went on to the new thought tide . After three years of studying in the high school hall of Jiangbei , he put himself into the education career to cultivate talents and revitalize the country . He advocated that the school should have " world vision " , especially " radical reform "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causes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Li ' s education thought .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valuates Li ' s education thought , and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it . Li ' s thought of education is innovative , advanced , practical and so on . At the same time , there is a dependency and no systematic deficiency .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 ' s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 it can not only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our country , but also deepen the research of the education history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40-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光;先父任访秋教育思想与治学精神的师承及其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4期

2 龚祖文;转变教育思想要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1期

3 俞启义;影响当前我国教育思想的几个重要因素[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李本义;论孙中山的教育思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6期

5 朱世英;瞿秋白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端正教育思想 推进素质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0年01期

7 辛云国;超前教育思想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刘建中;全面学习和贯彻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J];统计教育;2000年01期

9 宿茹萍;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哲学方法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蔡棋瑞;中国呼唤教育家——学习于北辰教育思想笔记之二[J];职大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大民;;李大钊教育思想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兰馨;;孙中山教育思想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李剑萍;;论唐文治的人才观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定仁;;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郭法琦;;论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郑涵慧;;人才济济 而国以强——孙中山先生教育思想再析[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7 黄家庆;;论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的辩证法与现实思考[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8 敢峰;;要实现教育思想的时代超越(提纲)——再谈“愿天下子女都成才”[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马元良;;时代的呼唤与历史的昭示——兼论孔、孟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冲锋;展示西方教育思想的画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上海市文史馆研究员 张人凤;教育思想有待深入研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孙肇伦;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振有;研讨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韩满玲 邓保中;双方教育思想的异同[N];光明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吴莹;挖掘教师潜能 让耀眼的教育思想落地开花[N];天津教育报;2013年

9 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王敏勤;发展中的蔡林森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2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顾玉军;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莹;日本近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D];河北大学;2010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2 王国正;恽代英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玉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及其日本因素[D];东北大学;2009年

4 李莹莹;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思想的成因、表现及特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彭潮;李贽教育思想管窥[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丽蓉;孙中山教育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丽丽;元明清时期白族教育思想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8 南祥虎;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婷;黄遵宪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李刚;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2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042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