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爱的五个要义
[Abstract]:Love of education has five key points: love of education is the deep love of reason, the love of fairness, the love of assistance, the lov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esent and the love of the future, and the love of the cause of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林国;;追寻斯霞的教育爱——兼对师爱工具化作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陈东升;试论教育爱的三种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冬平;;《爱的教育》的教育理念及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杨成章;作文能力发展规律初探[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3 王德勋;;教师的专业素质构成探微[J];成人教育;2009年05期
4 陈天翼;浅淡“创意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01期
5 李亿军;;在音乐中快乐学琴[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1期
6 钱小杨;;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8期
7 赵昕;文佳;;树立辅导员师爱观 重视隐性教育——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2期
8 肖华英;;赏识教育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0年21期
9 贾勇涛;;教师必备的“给力”艺术——教师基本素养培养浅悟[J];才智;2013年15期
10 彭小明;论语文板书的“度”[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耀红;演变与反思: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复旦大学;2008年
8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郑飞艺;小学语文课程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何光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霞;初中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晶;师生主体间性视阈下的中学德育课教学过程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跃春;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媛媛;经亨颐和春晖中学:“纯正教育”思想关照下的办学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艳波;龙南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海瑛;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情感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趣味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亚利;教育情感及其评价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贾芳芳;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人性关怀的缺失与回归[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惠芳;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斯霞;;我爱我的工作[J];江苏教育;1959年11期
2 斯霞;字词的出现、讲解和巩固[J];江苏教育;1960年04期
3 斯霞;培养低年级儿童的说话和写话能力[J];江苏教育;1960年06期
4 斯霞;;保护学生视力,人人有责[J];江苏教育;1964年01期
5 季放;斯霞和她的教育实践[J];江苏教育;1985年Z2期
6 斯霞;;说话与写话——作文教学笔,
本文编号:2365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36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