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面向事件的教学本体论

发布时间:2019-01-05 16:03
【摘要】:事件哲学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提出了基于"事件"的本体论,这为反思教学本体存在问题提供适切的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反思我国经典的教学本体研究,主要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要素分析为基本切入点所形成的构成性本体论,其最大的缺陷是抽离时间。基于事件哲学的教学本体认为,教学是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本体属性的教育存在。在此意义上,教学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事件构成,常态事件与偶发事件的糅合生成是教学事件存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是由事件驱动所形成,教师对于各类事件的积极应对预示着教学目标的调适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philosophy, event philosophy puts forward the ontology based on "event", which provides an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flection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ing ontology, and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The reflection on the classical study of teaching ontology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structuralism philosophy and the essential factor analysis as the basic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e constitutive ontology. Its biggest defect is the withdrawal time. The teaching ontology based on event philosophy holds that teaching is a kind of education with the attributes of space and time. In this sense, teaching consists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ev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normal events and accidental events is the basic form of the existence of teaching events.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formed by event-driven. The active response of teachers to all kinds of events indicates the adaptabilit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he diversity of methods.
【作者单位】: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西北连片特困区学校自主发展与变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8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春;易凌云;;“理念型”概念与教育理论的解释力——以三种理念型师生关系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安富海;;教学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3 周健勇;事物、事件和世界[J];求索;2001年05期

4 陈晓端;龙宝新;;回归事件:后现代有效教学的使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车凤成;;过程性思维之内涵理解——兼论怀特海过程哲学[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杜丽燕;;浅谈软实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3 刘大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王润斌;李志向;涂传飞;;现代奥林匹克理论的缺陷与中国体育文化的补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刘小红;;基于过程哲学的幼儿音乐教学[J];北方音乐;2010年10期

6 李洪修;姜延秋;;试论对话视野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7 赵善青;李明贤;;从“祛魅”到“复魅”——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现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8 胡青友;;“过程”目标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9 谢昌飞;枫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伦理观[J];道德与文明;2012年03期

10 唐晓峰;周尚意;李蕾蕾;;“超级机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艳萍;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心理思想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郑敏希;怀特海“事件”理论的哲学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亓光;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洪琴;生态学视野下的认知学习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娟;幼儿艺术教育中的生成性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春玲;论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的泛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尚玉慧;埃德蒙·金文化相对主义比较教育理论分析范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喻庆明;论关系思维视阈下的课程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孟颖;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文本转换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温利民;柏拉图的灵魂观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慧;初中阶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吉健晖;诺斯替主义反叛模式研究兼论启蒙运动中的诺斯替主义[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向晨;莱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及其对本体论的批判[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3 熊和;后理性主义的教学观及其教学论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4 蔡英田;论创造性实践和重复性实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2期

5 徐继存;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6 洪晓楠;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05期

7 罗儒国;;日常化教学及其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周健勇;事物、事件和世界[J];求索;2001年05期

9 陈晓端;当代教学范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杨延浦;论实践方式:创造性实践与重复性实践[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建;;“本体论”辨识[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约翰逊;洪新;;本体论[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05期

3 永新;;本体论研究:对自然、人和社会的研究[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06期

4 e,

本文编号:2401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401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2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