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7 12:39
【摘要】: 本文大致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界定了“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概念,“网上德育”的可能性,以及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网上德育”必将成为一种现实;比较“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意义;提“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概念的科学根据和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特点、途径和管理三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各有优势,同时也各有不足。我们必须“网上”与“网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的特点比较,“网上德育”具有客体需求可满足性、信息资源共享的广泛及时性、客体活动倾向自主性、人际沟通平等交互性和空间环境开放性等特点。“网下德育”具有客体被动接受性、信息资源共享的有限滞后性、客体活动倾向股从性、教与学单向倾斜性和空间环境局域性等特点。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途径的比较。分四个方面:课程类途径、实践类途径、环境类途径和辅导咨询类途径。“网上德育”具有多媒体生动性、模拟性、复杂性和间接性等特点;“网下德育”具有枯燥单调性、社会性、易控性和直接性等特点。 “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比较。“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管理的对象不同,管理主体与客体结合程度不同、管理的可控性不同、管理制度建设程度不同和管理环境创设的不同。从管理的对象来看,“网上德育”管理显得较为松散,而“网下德育”管理较紧凑;“网上德育”管理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统一,是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统一;“网上德育”管理难控制而“网下德育”管理较易控制;“网下德育”管理制度已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实际操作性,而“网上德育”管理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方法仍然是“堵”。 第三部分,实现“网络”与“德育”的结合。“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比较,为实现“网络”与“德育”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实践和规范管理。做到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网络,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建设网上德育阵地,完善网上德育制度,才能实现“网络”与“德育”的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41
本文编号:2806113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4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月;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资源的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6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0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