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20-09-21 20:03
   目前在学校道德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问题。在考察和解决这些问题时,将道德教育出现众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对“道德”概念理解的模糊不清。长期以来,“道德”意义被异化,道德被人们仅视为外在的纲常礼仪与行为规范,学校道德教育也由此仅仅局限在教人习得规范并服从规范的机械模仿和简单操练。其结果是学校道德教育偏离了道德教育应有的道德本源,从而使道德教育实践坠入到种种形式的迷雾之中。道德自始是中西传统文化中先哲们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道德作为人的一种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把握的方式绝非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同的民族文化虽各有其文化渊源,但又有相通性。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文化交流和对话异常繁荣的今天,从传统中寻找智慧的火花,从不同类型的道德文化或伦理概念之间的对话中寻求双方互相有益的道德文化资源,成为中西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所以,文章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中“道德”概念历史演变过程的梳理,旨在理清道德的真正内涵,“还道德教育一个本来的面目”,并以此启发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通过采用文献查阅、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分别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中“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并在对中西传统“道德”概念历史演变特点共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应重新审视与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以现代意义铨释传统道德,并以此重新思考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尝试构建多维、开放式、动态发展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少飞;;从词源上简述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及关系[J];改革与开放;2012年10期

2 王俊雯;王自强;;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观研究[J];青春岁月;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储涛;身体德性论: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的德育使命[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3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23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c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