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情感的教育学观照
【文章目录】:
一、从方法论到本体论:教师情感的存在论诠释
二、从自然情感到教育情感:教师情感在价值维度上的超越性
三、教育作为一种情感实践:教师情感修养的自觉与自为
(一)情感意识
(二)情感体验
(三)情感管理
(四)情感智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泽柳政太郎的“实际教育学”思想述评[J];日本问题研究;2017年02期
2 郭元祥;教育学范畴问题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3期
3 陈桂生;;教育学逻辑范畴的建构——八谈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19年06期
4 刘尧;教育学革命:从知识教育学到行为教育学[J];北京教育;2001年11期
5 张华;;走向“倾听”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0期
6 陈育梅;滕菲菲;;教育学的民族性格与教育现代化[J];民族论坛;2006年04期
7 吴定初,张鸿;关于中国教育学源头的探讨——《学记》为“源头”之客观性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崔景贵;教育学视野中的心理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刘庆昌,卢红;论教育学的体系[J];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03期
10 刘尧;教育学革命:从知识教育学到行为教育学[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燕敏;论教育学话语[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亚敏;寻找教育学的力量[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冰;1956: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艰难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霖;教育理论思维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玲余;贝叶斯估计在教育学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7年
2 张卓远;批判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2016年
3 尹婷;批判教育学视野下的课程领导[D];山西大学;2015年
4 齐姗;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大学;2015年
5 刘婧;国外教育学著作中的范畴及其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迪;无立场教育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晴;“教育学立场”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敏;中美教育学教材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10 彭欢;教育学本科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0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4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