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责任人”的教研基本功
发布时间:2020-10-16 08:00
学科责任人作为学校基层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其教研基本功的提升价值不可小视。整体上,学科责任人的教研基本功包括:善于营建乐于探讨真问题的团队文化;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系统策划和实施长时段的教学研究方案;组织实施"有节律""有节点"的教学研究实践;善于读懂教师团队,建设能上能下的教师发展梯队等。为此,学校领导要能够在赋权和教研条件上提供应有的支持。
【部分图文】:
日常碎片化、点状研究虽然也能够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因无法让教师进入持续而有深度的思考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较低。与此相对,长程式教学专题研究是指整个教学研究的环节重建,将每个教学研究环节都做足做实,以促进教师团队持续深度思考。长程式教学专题研究通常包括四步:一是设计教学方案。这时,不必卷入过多教师,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二是试教。仍以备课组为单位,试教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1-3次。三是共同教研。这时,全学科教师以及跨学科、跨校或地方教研员等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以集聚力量,共同诊断。四是反思重建。如此四步下来,整个教学研究前前后后可持续开展2-3周时间,教师聚焦性地专注于此专题教学,汇集大量的教学建议,其收获自然最大,发展也更快。6.善于读懂教师团队,建设能上能下的教师发展梯队
所谓“有节律”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学校生活和教师发展应当体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每个发展阶段都应当有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且后一阶段总要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格局。二是指学校生活不能停留于匀速运动式的生活节奏,这样的生活因缺乏一定的紧张度而难以激发教师的改革研究动力,为此生活节奏需要有紧有松。“松”是指常态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是指以某些“节点事件”为抓手开展集中性的活动。“节点事件”是指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有意识地以某一关键事件为着眼点开展的大型研究或人数相对集中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发展具有积聚性力量。比如“新基础教育”变革学校通常以3年为一个改革阶段,在这3年中,我们与学科责任人一起设计了5个发展阶段的5个“节点事件”:动员和培训骨干教师,营造改革氛围;聚焦专题,与骨干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展中期评估,诊断骨干教师的发展状态;开展普查活动,督促骨干教师指导教师队伍发展;总结反思,策划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如图2所示)。
学科责任人的角色体现在多个方面,有时是课程开发负责人、教师改进团队的领导,有时是新教师或经验不足教师的指导导师,以及与课堂有紧密联系的行动研究人员。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首先是专家型教师,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但在需要发展和创新的时候承担领导角色。其职责主要是协助同事探索和尝试新的想法,然后提供关键且建设性的反馈,以确保教学实践的改进。因此,其教研基本功就显得非常重要。二、学科责任人应具备哪些基本功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42987
【部分图文】:
日常碎片化、点状研究虽然也能够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但因无法让教师进入持续而有深度的思考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较低。与此相对,长程式教学专题研究是指整个教学研究的环节重建,将每个教学研究环节都做足做实,以促进教师团队持续深度思考。长程式教学专题研究通常包括四步:一是设计教学方案。这时,不必卷入过多教师,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二是试教。仍以备课组为单位,试教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1-3次。三是共同教研。这时,全学科教师以及跨学科、跨校或地方教研员等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以集聚力量,共同诊断。四是反思重建。如此四步下来,整个教学研究前前后后可持续开展2-3周时间,教师聚焦性地专注于此专题教学,汇集大量的教学建议,其收获自然最大,发展也更快。6.善于读懂教师团队,建设能上能下的教师发展梯队
所谓“有节律”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学校生活和教师发展应当体现出发展的阶段性,每个发展阶段都应当有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且后一阶段总要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格局。二是指学校生活不能停留于匀速运动式的生活节奏,这样的生活因缺乏一定的紧张度而难以激发教师的改革研究动力,为此生活节奏需要有紧有松。“松”是指常态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是指以某些“节点事件”为抓手开展集中性的活动。“节点事件”是指一个学期或一个阶段,有意识地以某一关键事件为着眼点开展的大型研究或人数相对集中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对于促进教师发展具有积聚性力量。比如“新基础教育”变革学校通常以3年为一个改革阶段,在这3年中,我们与学科责任人一起设计了5个发展阶段的5个“节点事件”:动员和培训骨干教师,营造改革氛围;聚焦专题,与骨干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展中期评估,诊断骨干教师的发展状态;开展普查活动,督促骨干教师指导教师队伍发展;总结反思,策划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如图2所示)。
学科责任人的角色体现在多个方面,有时是课程开发负责人、教师改进团队的领导,有时是新教师或经验不足教师的指导导师,以及与课堂有紧密联系的行动研究人员。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首先是专家型教师,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但在需要发展和创新的时候承担领导角色。其职责主要是协助同事探索和尝试新的想法,然后提供关键且建设性的反馈,以确保教学实践的改进。因此,其教研基本功就显得非常重要。二、学科责任人应具备哪些基本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春;钟亮;;关于区域骨干教师突破“高原现象”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校长;2010年08期
2 杨会芳;张筱兰;;“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软件导刊;2007年20期
3 姜知宇;;构建区域研修共同体 探索教师发展新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52期
4 林传忠;;重自主 引方向 搭平台——骨干教师培养及作用发挥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06期
5 李冰;;论农村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培训需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2期
6 侯炎君;;“和合型”学校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中华少年;2017年02期
7 王昌胜;;教师的职业幸福从何而来?[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05期
8 金钊;;骨干教师工作室的研修实践及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季春华;严亚雄;;太阳比灯照得远:在专业自由中实现整体性发展——区域跨学科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10 张丹;钟祖荣;;骨干教师“主题驱动合作研修”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福英;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42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4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