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费逵教育思想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40-092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 清末时期
(二) 民国时期
二、 教育目的、作用和方针
(一) 教育目的
(二) 教育作用
(三) 教育方针
三、 学制改革思想
(一) 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建议
(二) 对民国学制改革的建议
四、 职业教育思想
(一) 对职业教育目标的认识和对学校职业教育的建议
(二) 论人才教育、职业教育当与国民教育并重
(三) 对工商业界人士的职业教育
(四) 关于女子职业教育
五、 女子教育思想
(一) 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
(二) 课程标准
(三) 性教育
六、 关于教科书
(一) 关于教科书的编辑出版
(二) 论国定教科书
七、 语言文字教育改革思想
(一) 文字教育改革
(二) 语言教育改革
八、 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 陆费逵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二) 陆费逵教育思想体系及结构
(三) 对陆费逵的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道明;;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3期
2 韩亚超;郭新军;;张澜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2011年05期
3 赵本纲;唐玉凤;;陶行知“社会大学”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彭干梓;;蒋梦麟个性主义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9年07期
5 王军平,张妙玲;现代化人才的结构模型及其培养[J];体育函授通讯;2001年01期
6 孙现国;;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5期
7 王红英;李志军;彭彦;;在实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8 崔改梅;;陶行知教育理论在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实践[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刘普;王琨;;廖世承的职业教育思想[J];文教资料;2007年12期
10 朱红春;;简论黄炎培教育思想的时代文化特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华;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冰;回眸与超越——先秦时期原创性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元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遇春;21世纪初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8 尚洪波;大学的伦理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君甫;贫困地区农民非农就业中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俊朝;陆费逵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宋伟;能力本位课程观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3 顾晗菡;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强;中职学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强;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窦新顺;中外职业教育主要课程模式及其开发的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程军;孙诒让“兴教强国”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刘松;铁路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董春;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湘苏;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4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4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