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从单一到多元——教育融资试探

发布时间:2020-10-25 01:02
   本文将教育融资理解为一种主动性的教育资金融入活动,它由代表着教育不同受益方的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以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有效率地为教育事业筹措资金,进而优化教育融资结构,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将分析的视角从“投资”转向“融资”,这是一个“哲学性的革命”,它意味着教育组织从自我中心的幻象中超越出来,在与社会其它经济主体的交往与互动中重新定位。通过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各个教育融资主体的行为分析,以及相应的融资方式的比较,可以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融资模式,挖掘并有效的利用潜在资源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首先,建立教育融资概念有助于抛弃教育单纯依赖政府投入的思想,促使人们根据教育活动的不同受益特征,让更多的受益主体参与教育资金的筹措,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潜在资源。其次,融资概念更强调了教育融资方式的创新。特别是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有限、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教育融资方式应当成为今后教育资金融入的新途径。第三,相对于投资而言,融资更注重于资金筹措过程中的效率。无论是政府、居民还是教育组织的资金融入与融出过程,都存在一定的成本和效率损失,单纯的投资概念并不考虑这种效率损失,而融资方式的选择与组合则更注重融资活动本身所面临的成本。因此,在成本约束机制下,融资行为主体会对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反复筛选与组合,从而形成相对有效率的教育融资模式;第四,对融资概念和融资活动的讨论有助于改善教育融资的基础制度环境。基础制度环境是制约教育经费筹措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对教育融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发现教育融资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从而在教育融资立法、以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得现代教育融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变得具有可行性。现代教育融资模式是以融资效率为核心,对多种融资方式进行的现实筛选和组合。有效率的教育融资模式是以最小的成本为教育融入尽可能多的资金,教育融资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能够给融资主体提供必要的约束与激励,既实现教育的融资目标,又防止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为教育融资提供了方式创新的空间,各类融资主体可以充分运用财政工具和金融产品,较为灵活地创造并实施新的融资方式,从国内外资本市场为教育融资。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40-05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一、 知识经济的来临
        二、 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一、 基本的融资概念
        二、 教育的产品特征及内部分解
        三、 教育融资主体及其融资方式
        四、 论文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第二章 教育融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资金融通与资源配置
    第二节 金融发展规律与金融理论的发展
        一、 金融资产多样化,结构与结构高度
        二、 现代金融发展规律
        三、 现代金融理论发展趋势
    第三节 融资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一、 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
        二、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三、 融资方式的选择与融资结构
第三章 我国融资制度的演变和学校融资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财政拨款型融资体制
        一、 财政主导型融资体制的总体架构
        二、 财政拨款融资体制下的学校融资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放权让利”改革思路下形成的银行信贷主导型融资体制
        一、 银行信贷主导型融资体制下融资模式的转变。
        二、 银行取代财政成为学校的主要融资渠道
        三、 银行信贷主导性融资体制下学校融资多元化趋势
    第三节 依托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
        一、 教育组织进行市场化改革
        二、 发展教育组织的市场型融资
        三、 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
        四、 教育组织资产证券化融资
第四章 政府教育融资
    第一节 教育的政府财政投融资
    第二节 政府财政教育拨款方式的分类与特点
        一、 政府财政教育拨款方式的分类
        二、 各类教育拨款机制的特点:
    第二节 我国教育的财政拨款方式的演进与选择
        一、 新中国财政体制与教育投资体制变迁的路径
        二、 中国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演进
    第四节 缺乏激励机制:教育财政资金效率低下的制度原因
        一、 公共部门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一般理论
        二、 我国教育资金分配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三、 我国教育教育拨款制度改革
第五章 居民教育融资
    一、 居民教育融资的非完全信息市场特征
    二、 学校收费的社会原则与经济规律
    三、 我国教育收费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四、 我国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五、 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思路及建议
第六章 民间教育融资
    一、 我国民办学校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绩
    二、 我国民办学校发展目前尚存的缺陷
    三、 发展我国民办教育的财政对策
    四、 民办教育的市场型融资
结语--教育投融资模式的创新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凯;河南省新野、淅川两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邬雨刚;个人终身教育帐户初探[D];苏州大学;2006年

3 王霁;我国社区学院融资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5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55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1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