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跨学科能力的理想、现实与实现
【文章目录】:
一、关于教师跨学科能力内涵的研究
二、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表现的现状与特点
三、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实现的途径与策略
1. 结构性知识: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
2. 跨学科课程教学: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实践途径
3. 研修共同体: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有效组织
4. 校本化培训: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的保障机制
四、教师跨学科能力发展应有的认识与主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婵;邹晓东;;跨学科的本质内涵与意义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晖;STEM教师的课程能力现状与差异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小敏;上海市小学STEM教师跨学科能力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典;贺道远;;体育本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S2期
2 马晨华;;试论创新驱动环境下大学跨学科研究推进策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1期
3 郑志强;;学术期刊主编素质提升之路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赵世海;;浅谈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年09期
5 孙丹;宋继华;李相林;;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2年10期
6 张丽莉;;关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启示——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02期
7 王轶华;;科研团队的学科耦合性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8 水超;孙智信;;跨学科组织的历史与科学概念[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9期
9 占莉娟;胥青山;;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及途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9期
10 唐东辉;覃立;;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简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诗琦;重庆市S区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2 徐冉冉;科学整合工程视角下发展初中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理论设计和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彦奇;STEM教育理念下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4 刘海艳;美国K-12阶段STEM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雪梅;小学STEM课程的设计与案例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6 冷文君;大学生跨学科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7 田莎;中美STEM课程案例分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史爱芹;L小学STEM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9 穆鑫楠;21世纪以来美国高中STEM课程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10 翁聪尔;美国STEM教师的培养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文兰;;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高效运用——以人教版《开创外交新局面》为例[J];新课程(下);2017年08期
2 沈章明;;从表述差异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可能途径[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年10期
3 何河;论历史学科能力的本质和特征[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贾美华;顾瑾玉;李晓蕾;;基于学科能力标准的教学指南应用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05期
5 杨钦芬;乔翠兰;;学科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运用[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01期
6 李晓庆;余胜泉;杨现民;陈玲;王磊;;基于学科能力分析的个性化教育服务研究——以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学伴”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年04期
7 陈颖;罗滨;任宝华;支瑶;裴群;;系统思考学科能力培养 整体提升区域教研水平[J];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13期
8 续佩君;关于学科能力的定量评价[J];教育探索;2000年03期
9 ;学科能力的建构[J];武警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10 张警鹏;郑启跃;;学科能力心理要素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J];科学大众;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朝友;基于学科能力的表现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荣;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9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