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现状及其实现
发布时间:2021-01-01 00:12
教育哲学该如何面向教育现实问题和教育实践?既是关于学科确立合法性问题的思考,也是一个如何与实践对话的策略性难题,引起了该领域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系统论述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现状及其实现等三个问题。以下是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问题提出部分在质疑、回顾和总结已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是一个思想脉络不断延伸的时代性问题”,对该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解答教育哲学学科的合法性、提升教育哲学的理论化水平以及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并结合教育现实问题,提出建议。文章认为,教育哲学实践性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理论研究者与关心和从事教育实践的人们在意识上的觉醒。第二部分在明确界定“实践”和“实践性”的前提下,逐层深入,以求达到对教育哲学的实践性进行逻辑的、系统的和全面的认识。本文认为,“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是教育哲学理论所蕴含的理想或对未来教育活动的构思与现实状况及实践状况的一致性”。它具有两重性、反思性、批判性、创造性、超越性和本土性等特点。最后通过对教育哲学的实践性的历史分析,认为教育哲学的实践性源于对理论的批...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
(一) 实践的界定
(二) 实践性(practicalness) 7的界定
(三) 教育哲学的实践性的涵义
(四) 教育哲学实践性的特点
1.两重性
2. 反思性和批判性
3. 创造性
4. 超越性
5. 本土性
(五) 教育哲学实践性的历史分析
三、教育哲学实践性的现状
(一) 理论现状
1. 演绎与逻辑一致性
2. 逻辑研究与教育事实
3. 在理论相对独立性问题上的分歧
4. 引介与自研
5. 教育哲学研究与教育生活
6. 对教育哲学的实践哲学定位
(二) 实践现状
1. “教育哲学是否存在?”来自实践的声音
(1) 陌生的教育哲学
(2) 人们对教育哲学的误解和否定
(3) 实践者看不懂的表达方式
2. 教育哲学实践乏力
(1) 教育决策特殊性的淹没
(2) 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哲学素养和教育个性
(3) 教育价值的虚与实
四、教育哲学实践性的实现
(一) 对教育哲学是什么,有什么用做出大众化的界定
1.教育哲学是什么?
(1) 关于教育哲学已有典型定义的分析
(2) 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主旨
2. 教育哲学的作用
(1) 明智(志)
(2) 修德
(3) 善思
(4) 致用
(二) 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开展教育哲学研究
1. 注重文化底蕴
2. 教育哲学理论大众化的表达艺术
(三) 哲学家的教育哲学要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
1. 教育哲学研究应着眼于当前的教育生活世界
2. 教育哲学的问题意识
3. 充分发挥教育哲学改造现实教育世界的冲动
(四) 树立教育理性,培植科学精神
1. 树立教育理性
2. 培植科学精神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2950568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
(一) 实践的界定
(二) 实践性(practicalness) 7的界定
(三) 教育哲学的实践性的涵义
(四) 教育哲学实践性的特点
1.两重性
2. 反思性和批判性
3. 创造性
4. 超越性
5. 本土性
(五) 教育哲学实践性的历史分析
三、教育哲学实践性的现状
(一) 理论现状
1. 演绎与逻辑一致性
2. 逻辑研究与教育事实
3. 在理论相对独立性问题上的分歧
4. 引介与自研
5. 教育哲学研究与教育生活
6. 对教育哲学的实践哲学定位
(二) 实践现状
1. “教育哲学是否存在?”来自实践的声音
(1) 陌生的教育哲学
(2) 人们对教育哲学的误解和否定
(3) 实践者看不懂的表达方式
2. 教育哲学实践乏力
(1) 教育决策特殊性的淹没
(2) 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哲学素养和教育个性
(3) 教育价值的虚与实
四、教育哲学实践性的实现
(一) 对教育哲学是什么,有什么用做出大众化的界定
1.教育哲学是什么?
(1) 关于教育哲学已有典型定义的分析
(2) 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主旨
2. 教育哲学的作用
(1) 明智(志)
(2) 修德
(3) 善思
(4) 致用
(二) 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开展教育哲学研究
1. 注重文化底蕴
2. 教育哲学理论大众化的表达艺术
(三) 哲学家的教育哲学要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
1. 教育哲学研究应着眼于当前的教育生活世界
2. 教育哲学的问题意识
3. 充分发挥教育哲学改造现实教育世界的冲动
(四) 树立教育理性,培植科学精神
1. 树立教育理性
2. 培植科学精神
五、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295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5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