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治理中的社会参与:合法性、公信力与有限性
发布时间:2021-01-02 06:39
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是一种有广度和深度的供给侧结构性变革,能有效提高公共教育服务的总量、质量与效率,具有明显的价值优势、资源优势、福利优势和文化优势。激发多元社会参与的责任感、创造性、协同性,需要明确这一社会参与行动架构的合法性,明晰社会参与的主体、决策权与影响力;建立公信力这一社会参与的价值基石,在保障公平并保有独立性、提高专业性上着紧用力;正视社会参与的可能限度,处理好参与偏好、志愿危机、沟通难题、成本负担等阻碍。
【文章来源】:郑州师范教育.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合法性: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行动架构
(一)“谁参与治理”
(二)“能否参与决策”
(三)“产生何种影响”
二、公信力: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价值基点
(一)“保障公平”
(二)“保有独立性”
(三)“建立专业性”
三、有限性: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可能限度
(一)“参与偏好”
(二)“志愿危机”
(三)“沟通难题”
(四)“成本负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 褚宏启. 教育研究. 2014(10)
[2]民主与科学同构的逻辑:一个微观层次参与式民主的探讨——读Richard c.Box《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J]. 王琪,孙立坤.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3]论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路径选择[J]. 陈东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 陈振明,薛澜.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5]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 劳凯声. 教育研究. 2002(02)
本文编号:2952855
【文章来源】:郑州师范教育. 2020年02期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合法性: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行动架构
(一)“谁参与治理”
(二)“能否参与决策”
(三)“产生何种影响”
二、公信力: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价值基点
(一)“保障公平”
(二)“保有独立性”
(三)“建立专业性”
三、有限性:社会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可能限度
(一)“参与偏好”
(二)“志愿危机”
(三)“沟通难题”
(四)“成本负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 褚宏启. 教育研究. 2014(10)
[2]民主与科学同构的逻辑:一个微观层次参与式民主的探讨——读Richard c.Box《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J]. 王琪,孙立坤.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3]论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路径选择[J]. 陈东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4]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题[J]. 陈振明,薛澜.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5]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J]. 劳凯声. 教育研究. 2002(02)
本文编号:2952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5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