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课程理解的合理导向
发布时间:2021-10-23 00:50
课程理解视界中,学生是重要的课程理解主体,其关于课程的理解对于自身的课程学习及课程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程理解局限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其合理引导,可采取以下措施:转变课堂中学生的角色认知,促成其课程理解意识;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景,营造学生课程理解的氛围;促进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多元化,推动其系统理解课程;调整理解信息课堂输出,减少学生课程理解禁锢;增加课程开发过程的探讨,深化学生课程理解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夯实课程理解的基础。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明确课堂中的学生角色,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解意识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助推学生的课程理解
三、整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系统理解课程
四、调整教师理解的课堂输出,解除学生课程理解的禁锢
五、增加课程开发过程探讨,深化学生课程理解体验
六、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夯实学生课程理解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生课程理解:“应为”“难为”及“可为”[J]. 卓晓孟. 教育评论. 2018(06)
[2]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 陈理宣,刘炎欣. 中国教育学刊. 2017(11)
[3]新高考制度下教师课程理解的新突破[J]. 李栋,杨丽.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8)
[4]关注数学“持久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 夏繁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6(Z1)
[5]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理解学习[J]. 于福群.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9(10)
[6]理解课程标准 领会教材精髓 整合教学资源[J]. 徐晓燕. 现代教学. 2008(Z2)
本文编号:3452145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明确课堂中的学生角色,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解意识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助推学生的课程理解
三、整合课堂知识,引导学生系统理解课程
四、调整教师理解的课堂输出,解除学生课程理解的禁锢
五、增加课程开发过程探讨,深化学生课程理解体验
六、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夯实学生课程理解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生课程理解:“应为”“难为”及“可为”[J]. 卓晓孟. 教育评论. 2018(06)
[2]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J]. 陈理宣,刘炎欣. 中国教育学刊. 2017(11)
[3]新高考制度下教师课程理解的新突破[J]. 李栋,杨丽.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8)
[4]关注数学“持久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 夏繁军.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6(Z1)
[5]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理解学习[J]. 于福群.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9(10)
[6]理解课程标准 领会教材精髓 整合教学资源[J]. 徐晓燕. 现代教学. 2008(Z2)
本文编号:3452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452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