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符号化的困顿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21-10-24 00:33
  <正>符号是人们用于代表某一事物及其关系的可展现形式的约定。由于符号具有代表性、可展现性、间接性、任意性、社会性等特征,符号迅速成为人最重要、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并用符号去认识并描述各种不同的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号作为客观世界认识所诉诸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2010,(10)

【文章页数】: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符号互动教育观[J]. 陈夏英.  铜仁学院学报. 2008(04)
[2]人之悟感发展与教育的生本化改革[J]. 郭思乐.  教育研究. 2004(03)
[3]知识过程的生长本质:小立课程的关键[J]. 郭思乐.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1)
[4]课程本体:从符号研究回归符号实践[J]. 郭思乐.  教育研究. 2003(07)
[5]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 郭思乐.  教育研究. 2003(02)



本文编号:3454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454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