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中国经验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1-10-27 17:3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政策转移视野,我国劳动教育经历了借入苏联模式、探索自身路径、绝对去西方化、开辟中国模式、形成新时代价值体系五个阶段,从"工具理性"逐渐走向"价值理性"。未来,应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以劳动教育作为击破应试教育壁垒着力点,深入促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与学业能力的提高,探寻以劳树德;建立并持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的掌握,实现以劳增智;立足实际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劳动教育实施协同创新体系,使劳动者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探索以劳育美;教育治理重心下移,多方持续进行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的实践基地和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可持续实施。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 2020,36(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实践的历史回顾
    (一)劳动教育实践的“学习期”
    (二)劳动教育实践的“探索期”
    (三)劳动教育实践的“迷失期”
    (四)劳动教育实践的“推进期”
    (五)劳动教育实践的“升华期”
二、基于政策转移视角,劳动教育的演进逻辑与价值审视
    (一)学习苏联模式
    (二)探索自身道路
    (三)绝对“去西方化”
    (四)开辟中国模式,形成“中国特色”
    (五)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以劳动教育作为击破应试教育壁垒着力点,深入促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与学业能力的提高,探寻以劳树德
    (二)建立并持续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课程的掌握,实现以劳增智
    (三)立足实际需要,建立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四位一体”劳动教育实施协同创新体系,使劳动者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探索以劳育美
    (四)多方持续进行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育人体系的实践基地和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劳动教育有效可持续实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J]. 李珂,蔡元帅.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1)
[2]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 徐长发.  教育研究. 2018(11)
[3]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J]. 鞠玉翠.  教育学报. 2018(05)
[4]劳动的转型与体育的崛起[J]. 刘良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10)
[5]历史之轨与时代之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省思[J]. 徐海娇,柳海民.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3)



本文编号:3462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462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4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