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学生自治:一种必要的公共生活

发布时间:2017-05-25 16:21

  本文关键词:学生自治:一种必要的公共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内涵即引导学生过一种良好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在公共空间中追求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的实践。"学生自治"的概念蕴含着公共生活的关键要素。在汉娜·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视角下,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学生自治不仅是当前学校管理者所提倡的一种促使学生"自我管理"的学校管理理念和策略;它更是独立平等的学生个体能够通过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等学生公共生活空间进行言说和行动,关注学校公共事务和公共福祉,以培养其公共精神的学校生活方式。一言以蔽之,学生自治即一种必要的学校公共生活方式。文章聚焦于公共生活意义下的学生自治,主要探讨学生自治的公共生活内涵,学生自治为什么必要,以及如何促进学生自治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学生自治 公共生活 参与 公共空间 行动 言说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学生自治的公共生活内涵(一)公共生活的关键要素在《人的境况》一书中,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用“劳动、工作和行动”来表示三种根本性的人类活动,也即人的“积极生活”。在她看来,行动在其实质上是政治性的,是人的复数性的体现,同时行动也是在共同体或者公共领域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克俭;熊贤君;;试论陶行知“学生自治”理论与实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陈华;;中国近现代学校中的学生自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0期

3 汪福俊;陆苏华;;学生自治保障分析[J];科技风;2010年22期

4 徐根泉;;学生自治: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J];生活教育;2007年03期

5 涤生;;学生自治能带来什么[J];教育;2009年36期

6 杨斌;沈世强;;学生自治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2期

7 ;一九七三、一九七四年的活动情况[J];日本教育情况;1975年05期

8 贾慧;解读陶行知“学生自治”思想[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陈华;;学生自治: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03期

10 张礼永;;杜威论学生自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向阳;;学生自治是教育对象“客”、“主”体论的真正体现[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2 张满清;;践行陶行知“学生自治”教育思想[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鹤熊;学生自治[N];温州日报;2005年

2 刘良华 邱磊/整理;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N];中国教师报;2012年

3 于瑛;小县也办大教育[N];今日信息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峰;择贤师而厚习之[N];哈密日报(汉);2010年


  本文关键词:学生自治:一种必要的公共生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94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