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和学习投入是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对高中生学习和生活目标的达成有重要作用,心理幸福感与较高学习投入都是学生成长要达到的目标,学习活动的理想状态就是在良好人际关系的支持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体验到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同时又处在高考制度改革初期,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呈现出什么样的新特点呢?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商丘地区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各一所,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两所学校的三个年级各抽取两个班共9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高中生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和学习投入总体水平良好;高中生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中等。①性别在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异性交往因子水平上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在高中生人际关系的交谈因子水平上差异显著,新生高于毕业生。②年级、学校、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在高中生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毕业生高于二年级学生和新生、新生高于二年级学生,普通高中高于重点高中,男生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性别在高中生心理幸福感总水平上显著差异,源于自主性、生活目标和自我接纳因子;是否独生子女在心理幸福感总水平上的显著差异,源于自主性因子。③人口统计学变量在高中生学习投入总体水平及各因子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说明所有高中生将学习作为生活中主要活动并积极投入。(2)高中生人际关系总体水平与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无显著相关,但人际关系的异性交往因子与心理幸福感的生活目标因子的显著正相关,而且异性交往因子水平与心理幸福感总水平显著正相关。高中生人际关系总体水平与学习投入总体水平显著负相关,可以解释学习投入10.5%的变异量。高中生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与学习投入总体水平无显著相关,但心理幸福感的个人成长因子与学习投入的奉献和专注因子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幸福感 人际关系 学习投入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3
- 1.1 人际关系11-14
- 1.1.1 人际关系概念11-12
- 1.1.2 人际关系理论12-13
- 1.1.3 人际关系实证13-14
- 1.2 心理幸福感14-20
- 1.2.1 心理幸福感概念14-16
- 1.2.2 心理幸福感理论16-17
- 1.2.3 心理幸福感实证研究17-20
- 1.3 学习投入20-23
- 1.3.1 学习投入概念20
- 1.3.2 学习投入理论20-21
- 1.3.3 学习投入实证研究21-23
- 第2章 问题提出23-24
- 第3章 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关系研究24-44
- 3.1 研究目的24
- 3.2 研究方法24-25
- 3.2.1 研究对象24
- 3.2.2 研究工具24-25
- 3.2.3 测量过程与数据处理25
- 3.3 研究结果25-32
- 3.3.1 高中生人际关系现状25-26
- 3.3.2 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现状26-29
- 3.3.3 高中生学习投入现状29-30
- 3.3.4 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关系30-32
- 3.4 讨论32-41
- 3.4.1 高中生人际关系现状讨论32-33
- 3.4.2 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现状讨论33-37
- 3.4.3 高中生学习投入现状讨论37
- 3.4.4 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心投入的关系讨论37-41
- 3.5 教育对策与建议41-42
- 3.6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42-44
- 3.6.1 研究的创新点42-43
- 3.6.2 研究不足43-44
- 第4章 结论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50-51
- 附录51-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发勇;陈明琴;;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3 段健芝;李晓东;;身体活动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4 何玉梅;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研究概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01期
5 王欣;王宝状;张秀明;岳晓东;;河北、香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比较研究[J];职业时空;2008年08期
6 孙颖;胡美丽;;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动力机制[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4期
7 张峰;;幸福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心理幸福感之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葛阔先;方平;乔云雁;;论心理幸福感研究对大学生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7期
9 王思思;;青少年网络心理幸福感的初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奰;;幸福企业的三大支柱 主观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 社会幸福感[J];企业文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孙长华;张瑶;;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袁莉敏;;大学生乐观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宛燕;郑雪;;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颖;张雯;于福洋;;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蒋索;杨晨虹;;大学生幸福感与感恩的特点及关系[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胡姗姗;;中学教师社会支持、工作绩效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严芳;佐斌;;不同录取批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比较[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索;蒋晓玮;;职业女性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胡姗姗;张大均;吴明霞;;中学教师心理幸福感的特点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张雯;郑猛;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薇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MBA客座教授、积极心理学专家;从幸福感到幸福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翁乾明;雷锋的幸福[N];福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卓;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周淑慧;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会娜;大学生社会联结、自我分化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闵美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胡玉松;企业员工幸福感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曹彦;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信仰与幸福感的关系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沈静;江苏省公众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彭秀峰;自我怜悯与自动思维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伟;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关系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10 李颖;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关系、心理幸福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3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