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探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3:08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思想品德教育 法律教育 融合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价值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显,信息化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法律思维等极易出现混乱,一些道德滑坡现象容易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加之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品德素质低下、违法犯罪等现象日益突出。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已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更不能简单把法律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应该在保持彼此独立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融合,只有注重加强法律教育才更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同时增加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融合之路,有效提升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达到综合全面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深度挖掘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背景和意义,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撰写综述,为本文的论述提供研究基础,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并分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道德认知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寻找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对融合的不足进行分析。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着手,分析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法律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第四部分:分析融合的必要性。主要从国家政策导向、传统文化传承、青少年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论述了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五部分:探索融合的有效路径。主要建立以学校、家庭、社会和媒体网络四维一体的教育体系,辅以青少年自律自教,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力争把法律教育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之中,共同打造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品德教育 法律教育 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 (一)研究的背景9
  • (二)研究的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一)国外研究综述10-12
  • (二)国内研究综述12-14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4-16
  • (一)研究方法14-15
  • (二)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依据16-20
  • 一、概念界定16-18
  • (一)青少年16
  • (二)思想品德16-17
  • (三)思想品德教育17
  • (四)法律教育17-18
  • 二、理论依据18-20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8
  •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8
  •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8-19
  • (四)庞德的社会控制理论19-20
  • 第三章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不足的表现20-25
  • 一、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内容不足20-21
  • (一)课程设置中的法律知识内容较少20-21
  • (二)与法律教育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较少21
  • 二、家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法律教育意识淡薄21-22
  • (一)家长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清晰认识21-22
  • (二)家长缺少对家庭环境氛围的营造22
  • 三、社会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法律教育资源匮乏22-25
  • (一)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机制22-23
  • (二)社会教育功能弱化,缺乏相应的法律教育资源23-25
  • 第四章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融合的必要性25-33
  • 一、国家政策导向的需要25-26
  • (一)落实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普法宣传25
  •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5-26
  • 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传承的需要26-28
  • (一)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26-27
  • (二)传承中华传统“礼”“法”结合的思想27-28
  • 三、促进青少年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28-29
  • (一)身心全面发展28
  • (二)可持续发展28-29
  • 四、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自身完善的需要29-31
  • (一)弥补思想品德教育自身的不足29-30
  • (二)弥补法律教育自身的不足30-31
  • 五、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31-33
  • (一)落实基础教育培养目标31
  • (二)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功能整合31-33
  • 第五章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33-44
  • 一、使融合的观念深入人心33-34
  • (一)明晰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33
  • (二)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彰显重要性33-34
  • 二、四位一体共促融合34-39
  • (一)学校——贯彻依法治校,完善课程建设34-35
  • (二)家庭——注重言传身教,营造良好氛围35-36
  • (三)社会——净化社会环境,,强化保障机制36-38
  • (四)网络媒介——加大舆论监督,引领正确导向38-39
  • 三、强化融合的自教自律39-40
  • (一)培养融合的自教意识39
  • (二)养成融合的自律习惯39-40
  • 四、提高青少年与教育者的心理素质40-41
  • (一)注重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教育40-41
  • (二)强化教育者心理健康问题疏导41
  • 五、将法律教育课程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中41-44
  • (一)初中与思想品德课相结合41-42
  • (二)高中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介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泽文;高校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特点与内容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陈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调查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10期

3 陈林娟;当前中国法律教育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4 徐胜萍;美国法律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12期

5 王太平;法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补性的理性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刘侨;;人本法律教育观透视[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7 徐浩;;从法律教育转向法治教育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素养[J];职业技术;2006年20期

8 戴显红;;特色与启示:中国近代成人法律教育的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9 龙屏风;;建立有特色的高职法律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吴秋红;;唐代加强法律教育的措施及其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迎春;;护理行为与职业道德法律教育[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玉芬;贾书申;;论高职法律教育的存在与改革[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黄凯;;董必武法律教育思想简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4 春杨;;论董必武对我国法律教育和法学文献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5 张晓蓓;;温故知新——董必武法律教育思想有感[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邱远猷;秦璇;;董必武的法律教育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7 金晓光;王春雨;张凯赞;刘冬红;刘长昆;史森;;加强卫生监督员的法律教育[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肖国栋;;董必武法律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法官教育[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9 金晓光;王春雨;张凯赞;刘冬红;刘长昆;史森;;加强卫生监督员的法律教育[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姜作利;;意大利法律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庆育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法学院教授;民国法律教育难负盛名[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2 刘建国;狂殴偷窥者折射出法律教育的短板[N];人民公安报;2014年

3 本社记者 李晓健;“法律教育强则法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4年

4 刘延祝;六xM镇强化未成年人法律教育[N];钦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洪镔;打造青少年法律教育实践基地[N];汕头日报;2009年

6 记者 严峻;共建法律教育讲堂 开启司法实践学校[N];人民法院报;2013年

7 孙晓鸣;大学的兴起与法律教育[N];法制日报;2013年

8 贺卫方;探求法律教育的目标[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记者 杨林平;法律教育网打造法律教育特色品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10 杨振宏;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不可缺[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慧;英国近代法律教育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尹超;英美法律教育与中国法律教育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清末民初广东法律教育浅探(1905~1924)[D];暨南大学;2008年

2 韩丽~

本文编号:551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551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