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学生解决函数“动点问题”的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6:22

  本文关键词:初中学生解决函数“动点问题”的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 动点问题 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


【摘要】:初中阶段所接触的数学的“动点问题”,并不是数学学科中某一模块的知识,而是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在各个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所占分值较大。它综合了初中阶段所学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及相关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然而,大多数学生解题时都感到手无足措,教师的教学也没有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因此,针对初中阶段的所涉及的“动点问题”,研究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存在的困难及产生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中考成绩,而且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试卷测试,口语报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青龙满族自治县隔河头中学,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中学,秦皇岛市第二中学的36名学生及28名数学教师进行调研,分析调查的结果得出了初中学生在解决函数“动点问题”的困难主要有:有的学生无法读懂题的意思;学生不能准确的理解点的运动过程;找不好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于不相关的两个量的函数关系式的求得感到困难;对于分类讨论的时候,考虑的情况不全面,找不好运动的节点;结果的取舍不知道怎么处理。根据测试卷,口语报告及访谈的结果分析,总结出初中学生在解决函数的“动点问题”时感到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学生方面,基础知识薄弱,不能融会贯通,对知识没有整体的把握;阅读能力不好,无法理解题意;对“动点问题”有一种恐惧的心理,没有信心;教师方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动点问题”的多媒体的利用率不高;对“动点问题”没有明确的指导方法;对于“动点问题”的教学没有有效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讲授法,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给学生总结“动点问题”的类型,及其方法和规律;对于做过的“动点问题”,老师几乎不让学生处理,学生对题印象不深刻。然后从教学方面,针对学生解决“动点问题”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动点问题”的教学基本要求:将函数的动点问题归类;将图中有用信息标注在图形上;找变量,不变的量,和由变量引起的变量;利用所学的知识列函数关系式;处理好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点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有信心解决这类问题;加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指导和思路的引导;总结动点问题的类型并会细化;对做过的动点问题给以有效处理;教师应提高几何画板的利用率。并针对教学基本要求和基本教学策略,提出具体的各种类型的“动点问题”的教学措施,给予了完整的教学案例和有效的教学模式。最后通过实践检测,学生在解决“动点问题”过程中不存在一种恐惧的心理;他们对动点问题产生了兴趣和征服感;教师的授课也不会感到手足无措,学生掌握了解决“动点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动点问题 数学教学 数学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10-15
  •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10
  • 第二节 动点问题教学研究综述10-12
  • 第三节 本文研究问题的意义及方法12-15
  • 第二章“动点问题”教学相关理论分析15-19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6
  • 第二节“动点问题”的分类16-19
  • 第三章 调查和研究19-37
  • 第一节 测试卷的调查与分析19-21
  • 第二节 口语报告的调查与分析21-31
  • 第三节 访谈的调查与分析31-37
  • 第四章 促进学生更好的解决动点问题的教学策略37-47
  • 第一节“动点问题”教学基本要求37-40
  • 第二节“动点问题”教学具体措施40-42
  • 第三节“动点问题”课堂教学案例42-47
  • 第五章 解决初三学生“动点问题”困难的实践研究47-50
  • 第一节 实践设计47
  • 第二节 实践过程及结果47-50
  • 第六章 结束语50-51
  • 文献注释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件一54-58
  • 附件二58-60
  • 附件三60-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良道,廖洁敏;简论问题与问题解决的实质——问题解决心理探索之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刘丹;浅谈"问题解决"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3 秦雪梅;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7期

4 陈招平;李生龙;;以问题解决来推进教学[J];新课程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1期

5 杭海;桂守才;;问题解决式题型设计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1期

6 骆宏;许百华;;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机制的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2期

7 王艳芬;;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10期

8 李征澜;余林;;问题解决教学的制约因素[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文静;;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年09期

10 韩艳华;;影响物理问题解决的因素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初探[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2 袁廷新;扬帆;;化学问题解决策略及其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郭芳芳;姚梅林;;大学生服务性学习与问题解决:课堂投入的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朱炜炜;方德懿;;“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的教学构建与实践[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赵良淙;;解决问题与思考创造[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6 张裕鼎;;问题解决研究的三条路线[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廖伯琴;;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的表征差异及其成因探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刘钊;;信息矛盾情况下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李晓东;;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差异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马恒增;;谈怎样发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侯锦阳 实习生 桂筱婷;南京检方推出“问题解决型”刑检模式[N];南京日报;2012年

2 记者 马波 米哲;在推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N];天津日报;2014年

3 周红军 李学兵;要敢于“重找问题”[N];战士报;2014年

4 记者 王众;找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不断推动改革迈向新阶段[N];菏泽日报;2014年

5 记者 龚哲明;今年实际问题解决率十年来最高[N];宁波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幸福;架起“连心桥”[N];大庆日报;2008年

7 河南省漯河市公安局民警 王秀根;解决难点问题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N];人民公安报;2010年

8 记者燕;做“操作工”不做“抄表工”[N];苏州日报;2010年

9 庄达科;问题解决中心 真解决问题[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解决问题不走过场[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友霞;高中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祥兆;基于问题提出的数学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桢;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与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吴鑫德;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光伟;学生在应用问题解决上的元认知行为表现与信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裕鼎;问题解决策略迁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丁俊武;基于创新问题解决理论的产品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芳;大班幼儿人际问题解决技能培养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苏雅琴;自我解释在高中物理问题解决中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谷晓静;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原型促发机制:来自行为学和fMRI的证据[D];西南大学;2015年

4 刘秀屏;初中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案例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亚男;问题记忆偏好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莫美路;中小学教师的课堂领导方式对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宋婧;高一学生原始化学问题解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薛丽芳;化学观念影响化学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翁美玲;初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表征错误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振;高中生化学问题提出的能力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7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047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