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国文百八课》练习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13:25

  本文关键词:《国文百八课》练习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文百八课》 练习系统 习问


【摘要】:语文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文知识系统性地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任何能力的习得必须通过反复训练,语文能力更是如此,要最大程度地发挥练习的功用,确切地起到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练习系统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现行语文课本练习的设计失于空泛,问得不够具体明确,因而影响了训练的效果。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练习题还没有很好的体现课文和语文知识的结合,有些根据语文知识设计的练习题,没有从课文中取材;有些从课文中取材的练习题,又没有很好结合语文知识来设计。由叶圣陶、夏丐尊编写的《国文百八课》影响深远,教材在练习系统的设计上具有独到之处,练习题对字、词、句、篇章的训练都很重视,突出了知识与文选的紧密配合,使这套教材形成知识—文选—习问的训练体系。本文以《国文百八课》的练习系统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具体内容分析,探讨其编写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期为当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编写获得借鉴和启示。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文本分析法,以《国文百八课》的练习系统,即教材中的“习问”部分为研究对象,在掌握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论述语文独立设科后,现代语文教材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练习系统作为结构要素开始进入教材,时代的发展呼吁语文教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国文百八课》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需求中诞生了。其次,概括性地论述叶圣陶和夏丐尊“以学生为中心”、“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不能脱离思维能力训练”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及“心中有人”、“文质兼美”、习题编写“多样化、启发性”的教材编写理念,从而理清《国文百八课》的编者理念和指导思想。接着,是本文的主要部分,在分析《国文百八课》整体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这部教材的练习系统,主要从题量、题型、内容三个角度进行探究,其中,侧重于练习内容的分析,通过数据的统计和文本的分析,详细论证“习问”与文话、文选、文法结合的训练体系,探究其编写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通过以上研究所得,对《国文百八课》的练习系统做出评价,以及对当今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编写得到的启示和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月玲;;矛盾修辞法与翻译[J];甘肃教育;2007年16期

2 王中原;;“颠倒修辞法”[J];语文学习;1990年11期

3 林茵;;矛盾中的修辞[J];英语自学;1998年01期

4 端木敏静;英汉翻译中修辞手法的处理[J];温州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赵海花;谈“矛盾修辞法”[J];职大学报;2000年03期

6 王叔新;论汉语矛盾修辞法[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成兆英;移位修辞法及其翻译[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徐国盛;浅析英语中的矛盾修辞法结构手段[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李丽雯;矛盾修辞法——修辞学中冰冷的火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10 胡方芳;;关于矛盾修辞法的界定[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美娟;;矛盾修辞法的语言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高万云;;中国文学的修辞意识[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3 黎刚;;浅论作文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菲;修辞伦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萍;俄汉语矛盾修辞法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茜;关于日语青的语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袁雅丹;《国文古八课》编写特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林芸妃;《国文百八课》练习系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王晋秀;博弈论关照下的矛盾修辞法认知析解[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6 郭璐璐;英语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解读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7 刘剑华;美剧《绝望的主妇》中修辞语言及其翻译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王小波;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知识教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蒋大山;矛盾修辞理解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武岳;矛盾修辞的主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4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234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e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