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混合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12:27

  本文选题:混合式教学模式 切入点:高中英语教学 出处:《河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因特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步实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数字化学习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虽然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数字化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研究表明,数字化学习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学习者适应性、技术应用局限性等问题,单纯的技术应用和单纯考虑技术环境的设计已被证明不能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在此背景下,能够优化选择和组合各类技术要素、学习方式,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混合式学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实验选取河大艺考培训学校高三年级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指导,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环境建设和教学设计,通过具体案例的实践与分析,,探讨混合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阐述了混合式教学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三章阐述了混合式学习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探讨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设计基于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验;第五章对教学实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六章根据实验结果,提出教学建议。经过一个学期的跟踪和试验,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英语语法教学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具有单一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协作互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and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igital learning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1990s, although experts and scholar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Digital learning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new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resource-rich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vided b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 is a new learning method. However,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digital learning also has a lot of unsatisfactory places. For example, problems such as learner adaptability, limita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simpl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purely considering technical environment have proved to be un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hybrid learning, which can optimize and combine all kinds of technical elements, learning methods, and obtain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has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hybrid learning theory and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design of hybrid teaching i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rough the 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specific c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xed learning model in English teaching curriculum. The content of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e third chapt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s of hybrid learning, and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hybrid teaching with a large amount of literature. Chapter 4th design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mixed learning mode; chapter 5th analyzes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chapter 6th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sugges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 has achie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adopts the mixed learning mode, which has the superiority which can not be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teaching model.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ability of 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存旺;;注重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能力——解析修订版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J];英语教师;2013年10期

2 桂露;提高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语言艺术[J];成人教育;1991年12期

3 候雅文;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4 韩美娜;;“How We Learn”教学设计[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6年03期

5 邹艳;;发现 赏识 引导[J];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12期

6 冯淑霞;浅议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年02期

7 呼延霞;转变教学观念 适应时代要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杨雪英;杨育林;;远程英语教学中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11期

9 许陈颖;对当前高校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张俊威;“激发—探索—总结”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守艳;;分层教学——素质教育下的因材施教[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陈媛;;教学需要积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张季;田晓丽;;多媒体教学“弊端”分析与思考[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4 平旭;;论“两课”有效教学之特征[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佘双好;游洁;;大学生对“两课”教学的认识与评价调查分析[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彦;;将化学研究的前沿引入《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中[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秀丽;;成为“学困生”的朋友——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熊友华;;“两课”教学实效性刍议[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张国宏;;试论有的放矢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娟;;关于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尝试[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 适;对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厚清秀 (作者单位:安定区大城小学);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N];定西日报;2007年

3 周振国;办学之“纲”育人之“魂”[N];解放军报;2007年

4 李元卿;带着感情来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云南省文山州教育科研所 刘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图案课教学浅见[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 杨玉华;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N];周口日报;2009年

7 大方县大山乡松鹤小学 陈旭;试析分层推进与指导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运用[N];毕节日报;2009年

8 天水市麦积区石佛中学 缑昊斌;生物教学与学生主体地位[N];甘肃日报;2009年

9 合江县白沙中学校 王江;浅议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N];泸州日报;2009年

10 滨海县明达中学 赵加军;追求卓越 创新发展[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燕;农村中小学田野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李鸿英;小教专科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严亚琴;高校教学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马美宏;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农村高中学生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章帼;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春玲;诵读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敏;中职卫校职业素养取向的语文教学探索及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文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究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娜;语文教学的游戏性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胡笳;高中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4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24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