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我国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6 14:44
【摘要】:20世纪80年代,基于高中教育结构单一、普职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国家提出了高中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政策。自此,"大体相当"成为近三十年来我国高中教育结构改革的一贯追求。该政策的全面推进和有效落实,结构性地扭转了中等教育的失衡局面并较好地回应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义务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中阶段教育的重心开始全面下移,高中阶段教育的定位从精英走向大众、从专业走向通识。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慎重考虑"大体相当"政策的长远推进,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区域的高中普职比,使高中阶段教育真正实现从"大体相当"到"提质升级"的战略转移。
[Abstract]:In the 1980s, because of the single structure of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serious imbalance of the structure of general high school, th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the policy of "roughly equal" in the scale of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Since then, "roughly equivalent" has been the consistent pursuit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structure reform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have structurally reversed the imbalance i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responded well to the urgent demand for talent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enter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began to move downwards, and the orientation of high school education moved from the elite to the masses. From major to general knowledge. Against this new background, we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long-term promotion of the "roughly comparable" policy, and determine the ratio of senior high schools 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different regio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make the high school education from "roughly equivalent" to "upgrade" strategy.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7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普及背景下我国高中教育普职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HA170127)研究成果
【分类号】:G6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乜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对东北三省重点高中教育的调查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年11期

2 顾宝凤;高中扩招:经济增长的新空间[J];福建税务;2000年07期

3 牙韩冲;利用有利时机 办好山区高中教育[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S1期

4 汤可发,葛友华,程邦尧,李道春;论高中教育综合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09期

5 汤可发,葛友华,程邦尧,李道春;高中教育应走综合化之路[J];职教论坛;2001年02期

6 刘煜,蔡芳,杜加峰;湖南省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2期

7 汤可发,葛友华,程邦尧,李道春;试论高中教育综合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8 秦英凯;“高中教育瓶颈”不容忽视[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崔成学;日本的高中办学形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疆学刊;2001年04期

10 魏峰;浅谈瑞典的高中教育改革[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保健;;依靠社会力量 发展高中教育——加快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蒋敬哲;;关于现代高中教育人才观的几点看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徐敦和;;高中的教育 使命与追求[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4 闫建璋;;免费高中教育:开发我国人力资源的有效路径——高中教育产品属性的视角[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冯帮;汪传燕;;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湖北省Z市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田健;;普通高中国家资助政策实施方案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魏真;;我国高中教育扩张与学校规模效益[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王土庆;刘永军;;当前制约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十大关键性因素[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9 王兆娟;;免费公办高中教育的矛盾与出路[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玮;;当前福州市重点高中择校费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基于福州市三所重点高中的实证调查[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俊;我市高中教育提出又快又好发展目标[N];安康日报;2006年

2 本刊河曲通联站 王晓勇;河曲五项措施强化高中教育[N];山西科技报;2007年

3 袁新文;高中教育如何突破瓶颈[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王彦;让更多的孩子能上高中[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南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卜小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N];韶关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叶明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N];三明日报;2008年

7 记者 郭晓燕;全市范围内推行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试点工作[N];长治日报;2008年

8 刘洪浩;利川突破性发展高中教育[N];恩施日报;2008年

9 林燕英;高中教育成本经费“分担制”今秋实施[N];中山日报;2008年

10 通讯员 林立邋记者 余涛;大力推进全市高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黄冈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闻待;论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慧娟;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孔凡琴;多维视阈下的英国高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喜娟;美国综合高中发展危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顾辉;教育: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一项对H市两所高中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伍;农户子女接受高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史宁;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综合高中[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黎明;我国综合高中发展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郑莹;巴西高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少萍;我国高中教育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东亮;发展国有民办高中教育的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艳;上海市综合高中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杜琳娜;我国综合高中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翔;我国高中教育收费规范化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10 郑研;家庭背景对高中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14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314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