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反思新高考的科目设置

发布时间:2018-12-30 22:27
【摘要】:中国的高考在恢复以来的40年里经历了多次改革,主要包括形式、内容和科目三个方面。在形式方面,高考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增加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考试等不同性质与种类的评价形式。其中,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占比不高,但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在内容方面,高考由"知识立意"向"综合素质立意"转变。新一轮的高考内容改革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科目方面,高考进行了"文六理七""三南方案""3+X"等尝试。新高考改革科目设置为"3+3"模式,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核心科目设置不科学、选考科目择定不合理、等权求和方法不适宜等问题。
[Abstract]: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undergone many reforms in the past 40 years, including form, content and subject. In terms of form,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evelops from single to pluralistic, and it increases the evaluation forms of different properties and kinds, such as academic level test,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pendent enrollment examination and so on. Among them,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enrollment examination is not high, but in the selection of top innovative talents have advantages. In terms of conten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hanged from "knowledge intention" to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tention". The new round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ntent reform also include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virtue and building people". In the subject aspec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arried on the "Wen Liu Li VII", "three South Plan", "3 X" and so 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ducational surveying,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scientific setting of core subjects, unreasonable choice of subjects for examination, inappropriate method of equal-right summa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32.4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富田;;抓准问题 有的放矢地改革[J];人民教育;1984年05期

2 常湛;;试谈高考分类及科目设置的改革[J];人民教育;1984年01期

3 梁鸿;;现在的高考科目设置必须改进[J];人民教育;1984年01期

4 王野平;;关于改革高考分类及科目设置的几点设想[J];人民教育;1984年04期

5 南朝政;;关于高考分类及科目设置的一点看法[J];人民教育;1984年04期

6 董景地;;分类宜粗不宜细 科目宜全不宜少[J];人民教育;1984年05期

7 焦;;湖南、海南、云南改革高考科目设置[J];人民教育;1991年05期

8 旷湘平;廖泽中;;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3年04期

9 本刊编辑部;;《改革高考分类、科目设置与计分比例讨论》结束语[J];人民教育;1984年07期

10 张周;;当前中学英语科目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4年Z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世晔;冯伯麟;;高考改革社会调查[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朱华山;朱金陵;冯用军;;高考作为大规模测验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探究——以云南高考30年历程为例[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海峰;;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钱钟;;实践是高考改革的试金石[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黄锦章;;广东高考改革初探[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戴家干;;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7 桑自澍;;我国高考改革的几个成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王极盛;;高考成功规律的探讨——论心理素质在高考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袁寅生;邵桥珠;;理性认识高考应如何改革——兼与宋晓梦先生商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谢开润;;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代乐;继续实行“3+小综合”[N];贵州日报;2007年

2 记者 朱文琴;北京:正式启动“3+x”科目设置改革[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李建民(作者单位:河南省实验中学);正确对待高考科目改革[N];河南日报;2000年

4 杨学为(作者系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从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看高中会考[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戴家干;高考要改革而非“革命”[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范华关;明晰高考改革最终方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覃红霞;高考与素质教育水火不相容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熊丙奇;高考不再“性命交关”之后[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徐光木;高考,你三十而立了吗[N];法制日报;2007年

10 叶雷;高考改革须坚持四大原则[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和生;高考公平问题的伦理审视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李峻;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维;文理不分科背景下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实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延朝;我国高考改革预期目标实现及其偏离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丽;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丹;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红兵;试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于忠英;借鉴科举智慧 推进高考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玲;近五年(2010-2014)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必修内容)量化统计研究(除上海卷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胡春艳;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内容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姚红艳;基于云南省高考地理试题分析的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程莉霏;2010-2014年高考福建生物卷的评价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96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396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