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的文本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29 08:59
【摘要】:自2002年至2012年原课程标准实施的十年间,关于“综合与实践”部分的讨论与研究一直在不断进行着,经过多次修改和推敲,国家教育部对于初中数学教材中第三学段“综合与实践”部分内容做出了相应的修改,并且在2012年颁布并实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它的很多方面做出了修改,对“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名称、概念、要求、目标以及建议等方面都做出了重新的调整和改变。本研究根据相关的文献综述情况,针对初中阶段“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新课标中相应的变化及人教、北师与华师三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进行最新出版的三版初中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或课题学习)课程内容的横向比较分析:另一方面进行最新出版的三版与2004年出版的三版初中数学教材“综合与实践”(或课题学习)部分内容的纵向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最新出版的三版教材的横向比较分析,相同点:多数“综合与实践”都比较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根据背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和检验结果的能力,但是三版教材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对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所涉及的数学思考方式数量由少变多、程度由浅及深,而且都重视分类、统计的数学思想。不同点:首先,数量不同,人教版教材中该方面内容相对较少;其次,人教版不仅在数量方面较其他俩版少,在涉及的知识领域方面也比其他俩版少;再次,对于课题所涉及的数学思考方式方面,人教版侧重于推断和最优化,而北师版教材则更加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建立数学模型和符号化概念的能力,华师版教材同人教版一样注重最优化的基础上还比较重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最新出版的与2004年出版的三版教材纵向比较分析,相同点:在数量上都有较大变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对于“综合与实践”所涉及的知识综合类型从数据可以发现都更加注重课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了。不同点:对于学生可能获得的直接数学活动经验,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制定全部计划能力的培养上北师与华师版教材都较以前得到了改善和加强,而人教版在这方面没有涉及。对于学生的从背景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华师版也没有进行一点改进,其它两版则更加关注了,尤其北师版教材。对于“综合与实践”涉及的数学思考方式人教版在种类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数量减少了;北师版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数量上是逐渐增多的、程度上也是逐渐加深的;而华师版的情况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无论是涉及的种类还是数量上。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彦;;让课堂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贾海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与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兴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教学内容设置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74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74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